至于如何开科举选拔人才,李俭另有打算。
他决定不用百官察举,直接令大雍所有想做官的白身,前往各州牧指定点参与科考,择优录取。
此提议自然遭受部分文臣反对。
这部分人认为,自古以来既然都是察举制征辟制推选人才,都是经由一道道关卡精挑细选的优秀人才,如今广撒网,如何能确保考上来的人都是才德兼备之人呢?
李俭驳回他们的反对:“先发告示,向广大考生表明品德要求。考中后核对考生生平档案,若有品性瑕疵者,即便获取功名也可取消。”
这部分人便又道,历朝都是用察举征辟制选拔人才的,怎么好标新立异呢?
李俭嗤笑道:“去年征辟察举推上来的人才,诸位都看到了,一百余人参与科考,实际优秀之人不足二十。龚自珍曾写过一首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诸位为何将目光放得深远一些呢。”
顾相的关注点歪了:“陛下,请问这位龚自珍,如今身在何处?”这等胸襟与文采,为何不招入朝廷为官?
能写出这般寓意深刻,气势磅礴的人,若是能招揽入朝中,那该有多好!
一时嘴快的李俭懊悔不已,这让他如何解释?只好做出悲痛表情:“……他,已不在大雍了。”
群臣登时发出了怅然叹息。
……
群臣虽吵了一会,但等这日早朝结束事,大部分反对派还是被说服了。
追究原因,不过是两点:
一是李俭虽推行大规模科考,但实际上大雍目前仅有士族子弟才能读书习字。无论如何选拔都是从他们之中挑选人才,动摇不了他们的利益;
二则霍氏贼人不久前逼宫失败被处理,其余几名拥有兵符的将军,为自证清白都上缴了兵权。这会权利高度集中在天子手中,谁敢不听天子的话?
既不动摇利益,又拗不过天子,还有什么好反对的!
即便顾相等人心下怀疑,往后若是平民百姓都能读书,那科举会变成什么模样?但到底受限于目前艰苦条件,未曾看出此举对于士族门阀的冲击。
此时此刻谁都没有想到,不久后纸的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几年后免费图书馆与学堂的兴起,十余年后层出不穷的平民百姓出生的官吏……竟兵不血刃,轻而易举的,彻底的瓦解大雍顶流士族门阀把持朝政的格局!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当日早朝结束,李俭下令大雍十三州的州牧,于一月之后在制定地点举行科考。凡成绩优异者,全部可入京都参与殿试,而后安排官位。
除了科考,逼宫的主谋霍氏与其麾下两名将军,都已被抄家查明情况。
这几家其实都是开国功臣,霍氏又当了十余年的大将军,财产清点都用了整整两日。
比起那两名将军藏着的三、五千两黄金,霍府地窖中的黄金,那是一箱箱往外抬,一数竟足足有三万两!更不提田地庄子等等不动产,想来应是大雍立朝之初,他受命对付前朝不愿降的士族时偷藏的!
李俭是觉得霍氏贪污不出意料,百官见状却气坏,要求严惩霍氏其余族人。不过已经充入奴籍流放边关,好像也没有再能罚的。
李俭将其中一部分财产封赏给受伤的官吏禁卫们,其余尽数充入国库。
……
宫变结束不久,大司农试验田里的小麦成熟了。
用作对比试验的那几十亩麦田里,金黄的麦子颗颗饱满惠实,沉甸甸地立在麦穗上头,迎风荡漾,翻滚出醉人的金色波浪。
一阵热闹的丰收后,脱谷上秤一称,饶是大司农和农人们都有准备,也被那重量刺激得惊呆了!
最终结果,贫土平均三百多斤一亩,中等田地与良田则几乎无差,均突破了五百斤一亩!就算是将这些小麦晒干,这重量也还能剩余将近七成!
众人热泪盈眶!激动地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他们本以为,贫土里的小麦有个一百斤就错了,毕竟往年也就亩产不到两石,折合出来五六十斤。如今竟翻了三倍之多,每亩田都有一百七、八十斤!
至于那良田,往年亩产七、八石,也就是两百余斤,今年却丰收三百斤以上……
大司农幸福的都要晕过去了!
从实验上看,陛下说的这种绿肥与牲畜肥料,对于贫土与中等田地的改良,是呈现出突破性效果的。至于良田,虽没有那么明显,但产粮亦是增长不少!
这肥田效果,何等惊人啊!
要知道整个大雍,遍布多少这样的贫瘠土地啊!京中还好些,仅二分贫土,但那些偏远地方,恐怕至少是八分贫土!
大司农意识到这一点,忙上报李俭。
新的三公九卿们都惊了,对着李俭吹了小半个时辰的彩虹屁,诸如“陛下真乃神农再世”,“此乃万民之福”,“不出三年百姓必能安居乐业”等等,吹得李俭老脸一红。
他自然也在关注小麦产量。好不容易止住了众人的吹捧,继续讨论此事。
北方天气冷,一年往往只能种植小麦,往年冬季都会饿死不少人。
苕子耐寒,可以一年四季种植,且不管是人还是牲畜都可以吃。等种出来的麦子脱壳,那麦壳还能磨成粉做卖糠喂猪,这种上两三亩田地,就完全够养一只猪了!届时猪与人的粪便经发酵后又能肥田,往复循环,土地自然而然就肥沃了!
把这些全部推广下去,北方明年的小麦产量必然大增。即便不像精心培育的试验田翻三倍多,两倍多必是可行。
没办法,这大概是大雍目前小麦品种能做到的极限了,想要再增加产量,还是得优选品种。而这就等全部推广后再研究吧。
除了在北方推广这些,李俭还表示他派遣出去寻找粮种的队伍里,有回信说他们看到南方有地方种植双季稻谷,他决定试着在中原与江南地区全面推广这种稻谷。
……
处理好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李俭重新开了场宫宴。
这次的宴会一是为安抚百官,嘉奖封赏。二是庆贺试验田小麦丰收,明年产量指日可待。三是给狗皇帝接风洗尘。
不对,这会应当称呼狗皇帝为李良。
比起以往,这夜的宫宴略显沉闷。百官大多埋头喝酒吃菜,偶尔觥筹交错,心底莫名杯弓蛇影。
说实在的,去年七月宫变尤历历在目,前几日又马上来了场,不少人都被整出应激反应来了。生怕这位从民间找回来的七皇子又要整什么幺蛾子,一会又来一群士兵,呼啦啦把他们围起来。
好在此次宴会圆满结束,众人偷偷关注的七皇子李良从右到位都表现的十分自然,整场都愉快地坐在自己位置上饮酒作乐,观看节目还拍手叫好,看起来尤为享受。
百官放下心来。
唯一的插曲,是李信端了杯牛奶站到李良眼前,好奇地问:“你就是七皇兄吗?”
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哥哥,真的和陛下长得好像呀!
先帝子嗣不算少,但早夭的也多。去年那场宫变后,留下的便只有李俭与李信两人。因为李信的生母还活着,可以亲自抚养,李信去年九月时便建府出宫了。
李俭为了防止他被迫参与剧情,还给他找了几位大儒,平日里就把他关在小学堂里学习,日子过得非常充实,基本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在宫中看到他的身影。
现在他的皇兄里突然多出个李良,他当然觉得好奇。
李良邪睨着面前这个只到自己腰际的小豆丁,忽然狞笑着伸手,屈指不轻不重地敲了敲他的脑袋:“瞅啥啊你,再瞎瞅就把你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李信呆住了!稚嫩的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居然会收到这样粗鲁的言语攻击!他眨眨眼睛愣了会就跑掉了,看起来是不敢再来烦他了。
终于欺负到人的李良沾沾自喜地给自己倒了一杯酒,顿感神清气爽。
呵,不吓唬你吓唬谁啊,谁让第一世霍凌云造反,你自己跑了还把我留京都呢!
臭弟弟!
然后当日宴会之后,他就被李俭罚抄孔孟书籍一百遍。理由正是对幼弟不慈,以及出口成脏。
李良:……
李俭没理他那满脸天塌地陷的表情。
他已给李良选好住宅,等匠人们修葺一番,就能把这货打包丢出宫去。初步预计,最多再半个月吧。
为了防止他出宫后乱来,李俭决定也给他安排几个老师,逼着他去读书。至于太后,届时就让她自己选择,是要继续住皇宫还是跟着李良出去住。
以太后近些日子与他相处时兢兢战战的模样来看,八成是会选择出宫去的。
这夜宫宴结束,李俭与洛清卓伴着月光走回椒房。
他怀孕已有三个月时间,孕吐这段时间也消下去了。三日前太医把脉,说他这胎算是彻底坐稳了,接下来只要保持好心情,可以走动锻炼身子,利于生产。
解了封的洛清卓眼睛晶亮,整个人跟撒欢的猫咪似的,就差没像曾经那样用轻功到处飞来飞去了。但李俭瞧着他也就开心了没几日,便开始无所事事地待在房中看杂书。
嗯,不少喜欢的食物都不能多吃,尤其是甜食,会发胖;虽然是可以多走动,但也不能练武,跑步什么的也不被太医允许;华容道是彻底玩通了,九连环也不够他玩,魔方是玩了好些天,不过也摸索出了其中规律,很快就能将其复原出来。
于是就觉特别无趣!
李俭瞧着他这幅无聊的不行的模样,寻思着,要不把麻将或是扑克弄出来吧。
作者有话要说:龚自珍:谢邀,莫碰瓷!
昨天有亲亲说没看到过李信,人在学堂读书2333,那就放他出来溜一下。本文预计是40W字左右完结,正文大致是把想写的基建写出来,然后跳时间写10多年后的番外吧。
-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奈染2瓶;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