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

作者:庚新



    刘备,孙权,刘璋,高干,张鲁,当择谁人?

    一连串的问题,看似莫名其妙,但却把曹朋所要表达的心意,一一告知。郭嘉不是傻子,焉能看不出曹朋的意思。他紧蹙眉头,沉吟不语。片刻后,突然抬起头来,厉声喝道:“来人!”

    “在。”

    “立刻打点行装,天黑之前,动身前往襄阳。”

    “啊?”

    “休得多问,只管听命。”

    说罢,郭嘉又让人取来了笔墨纸砚,飞快的写下一封书信,唤家人过来,“把这两封书信,以六百里加急,送往许都尚书府,呈于荀侍中。若侍中询问,就说我正在前往襄阳的路上。”

    郭嘉吩咐完毕,便对王双道:“王双,你且休息,天黑前我们就出发,前往襄阳。”

    王双连忙应命,并回禀道:“公子在双出发之前,曾有命令,若军师要去襄阳,需带两人同行。一为董晓,二为张机先生。同时,公子已派人前往许都,请华佗华元化先生赶赴襄阳。

    双先去通知董先生,晡时于城外恭候军师。”

    “也好,你且下去吧。”

    郭嘉让王双离开,站起身来在屋中徘徊。他基本上已经清楚了曹朋的心意。别看曹朋书信里什么都没有说,却是在告诉他:丞相有点志得意满,有点忘乎所以了……你得过来,劝说丞相。

    曹操是个很容易骄傲的人。

    而且,一旦骄傲,就很容易忘乎所以然。

    郭嘉拍了拍额头,突然间闪过一抹笑容,“原来你这家伙,也知道这人情世故的重要……希望,还来得及。”

    +++++++++++++++++++++++++++++++++++++++++++++++++

    建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八,益州使团,抵达襄阳。

    于历史上那个骄傲张狂的张松不同,此次出现在曹操面前的张松,表现的非常低调。而曹操呢,在接到曹朋书信之后,态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待张松一行人,显得是非常的热情。

    曹朋把张松送至襄阳后,受命驻扎城外。

    当晚,他参加了曹操为张松准备的接风宴,回到营地时,已近子时。

    正准备休息,忽闻帐外有小校来报:“贾军师求见。”

    曹朋愣了一下,连忙道:“快快有请。”

    心里面同时感到困惑,这大半夜,贾诩何故前来?

    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见小校带着贾诩,走进了中军大帐。与曹朋拱手见礼后,贾诩倒也没有客套,开门见山道:“友学,你我大难将临,还需早作打算。”

    “先生,何故出此不祥之言?”

    贾诩坐下来,苦笑道:“丞相近日与诸公商议,准备在开春之后,自乌林出兵,征伐江东。

    然,刘备占居长沙,江夏刘琦未灭,西川刘璋亦蛇鼠两端,意向不明。

    此时征伐江东,势必出现腹背受敌之局面。而且,丞相新得荆州水军,尚未能完全掌控。在这个时候出兵江东,绝非最佳时机。我欲力谏丞相,请他暂止征伐江东之念,全力镇抚荆州,消灭刘备余孽……待荆州休养三四年,兵强马壮,民心归附之后,再取江东犹未晚矣。”

    听到贾诩这番言语,曹朋愣住了。

    贾诩不赞成曹操攻打江东?

    是他临时起意,还是原本如此?历史上,曹操在赤壁之败以后,曾言:若奉孝在,何至于此败。

    可现在看来,不是没有明白人,而是没有一个能说服曹操的人。

    “先生……”

    曹朋站起身来,走到军帐门口,向外面看了看,而后返回来对贾诩道:“对于此事,我亦反对。然则丞相而今性质甚高,你我谏言,只怕未必有用。不瞒先生,我已派王双前往邺城,请奉孝前来。而今能说服丞相者,非奉孝莫属……在此之前,你我最好是谨言慎行,尽量把利弊陈述于丞相面前,请丞相自行考虑,而莫提出主张。否则的话,只怕会适得其反……”

    贾诩既然来找曹朋商议这件事,恐怕也是担心,自己说服不得曹操。

    可问题是,曹朋也没有把握能说服曹操,改变原有的主意。他之所以劝说贾诩不要进谏,也是担心曹操在得意忘形之下,生出抵触的念头。曹操这个人,喜欢和人对着来。你不让我做什么,我偏要做什么,而且还好面子,哪怕明知道错误,也是死不认错的主儿。在曹操一生,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发生。

    吕伯奢,那个在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逃难途中收留他的老人。

    只因一个误会,便杀了吕伯奢全家。后来明知错误,仍坚持道: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赤壁之战的时候,周瑜设计,蒋干盗书,使蔡瑁张允被杀。曹操后来明白过来是上了周瑜的当,可对外仍坚持说蔡瑁张允密谋造反。诸如此类的事情有很多,也说明了曹操的性情。

    对于征伐江东一事而言,贾诩不够资格劝说曹操,曹朋也没有这个资格。

    恐怕在曹操的心腹之中,有资格劝说他的,只有郭嘉和荀彧两人,偏偏这两人,还都不在襄阳。

    这是一个大方向的问题,不比之前曹操对待张松的态度。

    态度可以改变,可是策略一旦制定,再变动,就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曹朋贾诩此时劝谏,弄不好会让曹操产生抵触之心。那么等郭嘉来了,也未必能说服曹操。倒不如只陈述利弊,不言决策。如何抉择,是曹操的事情,等郭嘉来了以后,再言其他。

    贾诩想了想,觉得曹朋说的也有道理。

    “既然如此,就依友学之言。”

    两人又商议良久,确定了具体的方案,贾诩这才告辞离去。

    送走贾诩后,曹朋独坐与帐中,睡意全无。说实话,历史的发展,似乎已经渐渐脱出了他的掌控。未来将如何发展,已经成为他而今,最头疼的事情。如果没有赤壁之战,会是什么结局?郭嘉被他救活了,张松被他说动了,历史,还会如原先一样,沿着原有的轨迹发展?

    重生十载,如今的曹朋,已经不再是那个十年前,刚来到这个时代的懵懂少年。

    随着地位的变化,他要考虑的事情,也不再如原先那般简单……一旦曹操避免了赤壁之败,将是怎样的一个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