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戚

作者:庚新



    他狠狠瞪了高顺一眼:他说让你帮他练出一支陷阵营,你就真的帮他练出一支陷阵营吗?别的不说,他说了一年,你还来个一年时间不够。你这家伙,怎如此实在,难不成想帮他更久?

    高顺似乎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连忙坐下。

    “公子,这却有些难了。

    孝恭乃温侯最为看重之人,恐怕难以离开啊。”

    “陈先生,你又何必骗我?”刘闯呵呵笑道:“若温侯真个看重孝恭,又岂会将兵符收回?”

    “这个……”

    陈宫哑口无言。

    他心里暗自叫苦:君侯啊君侯,这可不是我的错。

    人道是女生向外……你家这铃铛儿把你的老底儿都交出去了,这让我如何是好?

    在他想来,这必然是吕蓝告之刘闯。

    可实际上,吕蓝对此并不是特别清楚……她只知道吕布有点讨厌高顺,但她也知道,吕布对高顺也挺看重。之所以讨厌高顺,一来是因为之前郝萌的事情,二来就是因为这高顺太不会说话。

    刘闯之所以知道高顺不得重用,还是步骘分析出来。

    “陈先生,我也知道,你对此事可能做不得主……不如这样,你现在写信,禀报温侯……就说我想借用高将军一年,一年之后,我必奉还。嗯,若温侯不同意,咱们再说,你看这样可好?”

    陈宫想了想,似乎也只有如此。

    他回去写信禀报吕布,暂且不提。

    刘闯在高密开始调动兵马,先是将管亥召回高密,而后拜史涣为东夷长史,驻守东武。

    他身为东夷校尉,手底下有两个长史的名额。

    除了史涣之外,这另一个名额交给了太史慈……除此之外,他还拜荀匡为行军主簿,将吕岱此前的一应事务,交由荀匡负责。

    把这些事安排妥当之后,刘闯便开始等待吕布的消息。

    不过,没等到吕布的回信,却先收到齐郡一封书信。

    荀谌在信中说:荀旦你跑出去已经折腾够了,现在给我回家呆着。

    另外,他告诉刘闯,彭璆的事情不必再去费心。

    齐郡太守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大公子袁谭愿意出面作保,请袁绍以大将军印除刘闯为北海相。

    刘闯接到这封书信,也是吃惊不小。

    “世父,袁本初的任命有用处吗?”

    郑玄则露出诧异之色,看着刘闯笑道:“袁绍乃当朝大将军,有号令天下之权力。

    他那大将军印,就如同皇帝的玉玺一样,甚至可以和朝廷抗衡……孟彦,你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

    这个,我还真不清楚!

    怪不得曹操一开始想要做大将军,袁绍立刻与他反目。

    等到曹操把大将军之位让给袁绍之后,哪怕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袁绍好像也不太放在心上。

    原来,这大将军印,还有如此权力?

    郑玄叹息道:“孟德当初迎奉天子,已成为众矢之的。

    他若在交恶袁绍,势必难以保全。他把大将军印交出去,虽说将袁绍安抚下来。可如此,也使得汉室江山由此而分裂,南北对峙。袁绍手握大将军印,可敌一州之力,如虎添翼啊。”

    刘闯没有再去听郑玄的唠叨,他的注意力,顿时集中在了袁绍手里的大将军印上。

    这……

    不是说,乱汉者贾诩吗?

    怎么听郑玄话里的意思,真正乱汉者,却是曹操?

    政治这东西,果然是复杂的很。

    刘闯原以为他对这个时代,已经有足够的了解。

    可是现在看来……

    “世父,我想学一学我大汉典章。”

    “哦?”

    郑玄一听刘闯这话,顿时高兴了。

    刘闯跟着他,也学了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可这一两个月里,这家伙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本没有认真求学。刘闯时有惊人见解,让郑玄茅塞顿开。但他不好好学,郑玄也没有办法,只能在私下里和管宁唠叨,和诸葛亮唠叨……他也知道,刘闯的确有很多事要做。

    如今,刘闯主动求学,郑玄自然高兴。

    哪怕他想学的是大汉典章,郑玄也很支持……身为皇亲国戚,大汉皇叔,若是对大汉典章不熟悉,岂不是令人耻笑?

    “孟彦,你到底有什么打算?”

    “啊?”

    郑玄正色道:“我是说,你对旦儿,还有三娘子她们,都要有个交代才是,总不成让她们一直这样子,无名无份的跟着你。如今还好说一些,可若时间长了,恐怕对你名声会有损害。”(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