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到底多久才能出府,皇上也没说个期限,诚郡王越想越觉得憋屈,在家里摔了一堆碟子盘子。起初金如玉还劝他几句,后来见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也不想挨骂,躲去别的屋子。
到了晚间,端妃派人来给他递话,只说据可靠消息,皇上要追封入陵快二十的舒妃为皇贵妃,连谥号都传了出来。
诚郡王听后,便知皇上正在气头上,自己的母亲长期不受宠,此时应也不敢去为自己求情。还有什么办法呢?他仰天大叫几声,“好!吉星河,这次算你赢!下回你定会丧命于我手中!”
*
且说吉星河从前殿出来,仍旧转去福宁宫见慈仁太后。
他早知佟司锦得太后的看重,还未见太后时,便对她有好感。入宫后,德正皇帝就将他带到福宁宫,他见太后待自己和气亲切,便知她是自己在宫中可以倚仗之人。
目前德正皇帝没让自己出宫建府,并叫自己时常来太后跟前请安问候,这正合他的意。
福宁宫内,太后见吉星河来了,忙叫素棋去拿茶水鲜果和点心,又问他今日去了哪些地方做了些什么。
吉星河行礼问安后,一一应了话,抿唇坐在下头,很安静地喝了一杯茶。
太后看看他的神情,笑道:“你这孩子可是在外头受了气,别瞒哀家,说出来叫哀家听听怎么回事儿?”
吉星河憋了一阵子,才瓮声瓮气道:“我母妃,可是包衣奴才身份出身?”
太后也没问他从何处听来,沉思片刻,开口道:“若哀家说是,你会如何去想?”
“孙儿只是跟皇阿玛去栖云宫祭拜过母妃。在那里,皇阿玛说母妃聪慧过人,绣品好,点心也做得好。皇阿玛说他对母妃也好,将一块上好的玉石雕了玉佩送于母妃。其余的话,皇阿玛也没说。今儿,皇阿玛叫孙儿去御书房说话。出来时,孙儿遇到了大阿哥诚郡王,是他说的,孙儿的母妃是包衣奴才出身。孙儿想想,还是来问问太后。”吉星河面色平静,像是在说与已无关的话语。
“孙儿听太后这话,就知道大阿哥说的是真话。我的母妃……当初,她一定过得很艰难吧?”
太后一听这话,皱起眉头道:“这个大阿哥,都是出宫建府的亲王,说话怎么能这般随意?!”她抬眼看看吉星河,眉头略微舒展,“你这孩子,哀家,本以为你会哀怨会自卑自怜……没想到,你却会问这个。”
“罢罢,哀家就给你说说这些吧。当时哀家还不是太后,庄裕皇太后就住在这福宁宫里。皇帝登基的时候才十岁,先帝是突然驾崩的。辅佐皇帝政务的是庄裕皇太后和辅国公卢达赫。德正四年,皇帝与皇后塔尔玛成亲。同年端妃入宫。那塔尔玛便是辅国公卢达赫之女,端妃的父亲是卢达赫手下第一大将。德正六年,皇帝立你母亲为舒妃。”太后语气中没带任何起伏,只是简单地道出当时的情景。
她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停下了歇息了片刻,将案上的茶盏端起来喝了一口茶,又继续道:“那个时候,在那种情况下,不管舒妃的身份是什么,她过得都不容易。不过,幸亏有皇帝待她很好,那些背后说三道四的,皇帝挑了一个拉出来,活活将其现场打死。从那以后,再没有人敢说道这些了。”
吉星河抿抿唇,“嗯,方才皇阿玛禁了大阿哥的足。孙儿心想,不管母妃的身份如何,孝悌为先,孙儿都敬她重她。”
慈仁太后赞许地点点头,“你也有几日没见到佟姑娘了吧?明儿哀家将她接进福宁宫,你得空时可过来与她见面。”
吉星河紧抿的唇角朝上弯了弯,应着“是”,给太后行礼后,在素棋的引导下退出。到了殿外,他看见一位盛妆的宫妃正站在格扇门旁,忙垂头避在一旁。
素棋行蹲礼,“见过静妃娘娘。”
吉星河一听,行礼道:“勤宁给静妃娘娘请安。”
静妃微微颔首,“本宫是来给太后请安的。”
吉星河忙告辞,后退几步,离开了福宁宫。
静妃的看着吉星河远去的身影,若有所思地微微点头。
“是谁在外头说话?哀家听着像是静妃的声音,怎么不请她进来?”
“回太后,静妃娘娘来了有一阵子了。娘娘听到太后与三阿哥在说话,便道不打扰太后,在外格扇门外站了好一会儿呢。”素琴应道。
静妃在太后发话问询时便抬步走进殿内,她向坐在高位的太后行礼请安。两人说了一些家常话后,静妃便以叨扰了太后清静,离开了福宁宫。
回庆华宫的路上,静妃还在回想着她在宫殿外格扇门外听到的那些话。她进福宁宫门时,留了个心眼儿,问守门的小太监,宫里可有旁人。那小太监躬身应答,道是三阿哥刚进去。
静妃灵机一动,看见殿门宫女要向里头通传时,赶紧上前制止了她,说自己刚好走累了,就在外头等着,不打扰三阿哥和太后说话——其实她想听听他们说了些什么。
于是乎,她将里头的对话听了个全的。对于大阿哥如何惹到皇上,她在来福宁宫前已经听二阿哥义郡王说了——不感兴趣!
倒是皇上对吉星河说的那些话,引起了她的注意。
静妃比舒妃晚几个月当上贵妃,这是皇上平衡宫里各方势力的结果。皇上待舒妃这般那般好,恨不能将全天下各种好物都捧到舒妃跟前,这在宫中早就不是秘密。可为什么,皇上单提出送舒妃玉佩来举例?除非……除非是这玉佩有特别之处,不同于常物!
联想到自己与二阿哥久找不到的宝物,静妃突然觉得这玉佩很可疑,很有可能便是他们寻找之物。
想到这里,静妃不由得暗地里得意起来。二阿哥说三阿哥挨了皇上的训斥,她便来福宁宫看看动静,结果,却有意外的收获。
而静妃与太后告辞后不久,德正皇帝的身影便出现在福宁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