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难为

作者:一苇渡过



    关于国库空虚。张致远也深有体会。他在两淮盐政上呆了这么多年,就是盐税就增加过几次。还有皇帝之所以给他那么大的权力。整顿盐政,抄家所得那些银钱全都上缴国库,用来缓解国库空虚。皇帝不愿意增收赋税,只能在其他地方想办法,不过皇上提出来的政策都是好的政策,要是真的能实施下来,光是改漕运为海运的法子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整顿吏治,减少贪污有积极作用。不过眼看今年是没能了,开海禁之事还在日益完善,且看效果如何,还有江浙之地的民众早饭,地方州县官贪污赈灾所用的官银和米粮之事。今上的目的不仅仅如此,应该是希望通过此事来揪出几位皇子往江南伸手之事,但看被派去的钦差就知道了,何叙然是皇上的人,不属于任何党派,再说了皇上在江南应该还有别的耳目,不然的话去年的江南科考舞弊案皇上也不会推翻了四位钦差大臣的决断,单就相信江苏巡抚张伯行啊!

    张致远细细思量了片刻,和户部尚书王绪伦分别后,忧心忡忡的回了家。

    原本蒋澈吃了两天的竹笋没见‘嗖嗖’长高,觉得被骗了,就来找景曜理论,景曜笑的好不纯良,只将当日话语间的漏洞来解释,还拉来福久做论断。福久原本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景曜给他说的他自己会判断,当然觉得不可信,当下就和蒋澈解释了。

    蒋澈大呼被骗了,红着苹果脸,握着小拳头,福久皱了皱清秀的眉头,道:“是你自己没有判断力,再说了又不是曜哥强迫你相信的,这事赖不到别人。”

    景曜在一旁偷笑,哎呀自家弟弟就是向着哥哥,好欣慰啊好欣慰~

    蒋澈脸都涨红了,瞪着黑溜溜的眼睛,扁扁嘴有点委屈道:“你这么说都是我自己笨啦!”

    福久曼斯条理的喝了一口厨房刚榨的果汁,小嘴儿微启道:“我可没这么说,是你自己承认的笑瞰九洲最新章节。”言下之意就是你还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聪明咩~

    安宁忍俊不禁,别看小福久做什么都有些慢半拍,但脑袋瓜儿聪明着呢,一本正经说出来的话都能把人噎死。再看蒋澈都快成了蒸汽机,耳朵尖都红了,小脸红的快发紫啦,连忙出来打圆场,笑道:“澈哥儿哪里笨了,虽然过程曲折了些,但澈哥儿这是通过自己实践知道了景曜说的方法是不对的,格物致知,也是很不错的。是吧,景曜?”敢说不是试试。

    景曜连忙忍住笑,娘啊您这安慰哄哄蒋澈这五岁的小孩还行,不过看蒋澈看过来的眼睛,连忙点头,嬉皮笑脸道:“自然自然,蒋澈你还是很务实的,我这不是把那套我最喜欢的木雕给你了。算是我和你赔不是了么。”

    景佑笑问:“哪套木雕?”他才不相信景曜会舍得把最喜欢的木雕送人呢。这人惯会说这种话的。果然景佑一问,景曜就含糊其辞,反正蒋澈也很喜欢,脑袋上的烟渐渐被浇灭了,不过还是有些生闷气。福久把装着核桃酪的青花瓷碗推了推,道:“吃不?”

    蒋澈鼓着腮帮子。很没出息的不生气了,拿起勺子来开始进食。安宁笑盈盈看着他跟个小松鼠似的一拱一拱的,很不厚道的笑了,正说着话。外面人报老爷来了。

    几个孩子连忙整整衣裳,规矩的站在一旁,张致远从外面掀着帘子进来了。看到站成一排跟一窝鹌鹑似的几个孩子,本来还想说两句,但看到有客人在,就忍下了,给景曜和景佑使眼色。景曜耸了耸肩膀。连忙招呼弟弟们到西厢房去玩,父亲还真是占有欲强啊!不过他们几个就今天围在娘跟前凑趣,怎么父亲就这么巧的碰见了,命途多舛啊!

    安宁亲自倒了一杯茶给张致远,道:“你一回来,他们就跟霜打的茄子蔫了,看来你积威很深哦。”

    张致远接过茶,喝了一口,听安宁似真似假的抱怨。不觉的有什么,便没接话。安宁见张致远紧皱眉头,就问道:“政务上有烦心事了不成?还是遇到什么难题,和我说说,就算我没什么好主意,但也能给你排遣排遣么。”张致远基本上是很少将公务上的情绪带回家的,而且就算有外面的事和安宁说也并不多的,基本上是一些大事件。再说了张致远也不会觉得安宁见识浅薄,而是有见识。只是错生为女儿身。有时候也会主动拿一些事情出来和安宁说道说道,征求一下她的意见。

    张致远放下茶杯。苦笑道:“江浙一带又出现旱灾,哄抬米价,州县官贪纳赈灾所用的粮款,灾民打抢富商和米铺,滋生事端。再者不仅江浙一带,还有去年陕西、山西两省发生蝗灾,虽不能说颗粒无收,但也受灾严重,除了减免赋税外,还得拿钱粮赈灾,如此的话这受灾地区今年的赋税,朝廷就不用想了。州县官贪污受贿严重,这些朝廷的蛀虫,简直就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如今国库空虚,就是工部和礼部的差事都是能减免的减免,户部也是难为无米之炊!”

    听了张致远的话,安宁沉吟一声,道:“不是开海禁了吗?难道不能为国库增加些收入?”

    张致远道:“哪能这么快,海上贸易虽利润大,商人所缴纳的税已经是很高了。而且即便是开海禁,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搞定的,效果并非立竿见影,再说因为泉州倭寇袭城之事,今上也有顾虑。即便是使得国库收入增加,开源是做到了,但节流并不行,赈灾、用兵、河工等等都需要银钱,不能增加赋税,反而是国库支出甚多,便是入不敷出了。”

    安宁有些明白了,这是‘以农为本’的封建社会,还带了‘重农抑商’的色彩,单就是在海上贸易的海商这一块儿设置的关卡也不少,所缴纳的商税也比较高,若是再加税,行商变流民,甚至是海盗,勾结倭寇,那并非朝廷所希望看到的阳师手扎。再说赋税,近年来天灾不断,受灾地区减免赋税,非受灾区皇帝又不加税,再加上支出项目众多,使得国库入不敷出了。

    张致远又喝了一口茶,平息下心中恼苦,又道:“今上有意改漕运为海运,但说起来简单,实施起来并不简单,受到的阻力怕是比开海禁时还大。而且就算实施了,但上行下效屡见不鲜,也并非那么容易的。”

    安宁葱白纤细的手指并拢摩挲两下,笑道:“其实比起天灾,**怕是更严重吧,贪污,土地兼并什么的。”

    张致远点头,定睛看向安宁,道:“难道宁儿有什么能增加财政收入的法子?”

    安宁瞪大眼睛看向张致远,明眸流转,笑道:“朝堂上这么多向老爷这样的能官干吏都没法子的事,我一内宅妇人能够有什么主意。再说了就算我有办法,说出来皇上也未必肯采纳嘛。”后面就带了些开玩笑的意味,法子倒是有,不过哪里是她想出来的,历史上有很多可以增加国库收入的主意,像什么火耗归公,摊丁入亩,还有官绅一体纳粮等等,但在位者不同,实施起来效果就各异。再说了看如今的朝堂,单一个开海禁就是遭到了众多反对,像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这种触动了士族贵族利益的,改革起来就更加的困难。而且他们家就属于其中,根本不可能舍小家为大家,安宁才没有那么大公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