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当年明月



  这都啥时候了,你开什么玩笑?还嫌不够乱?

  于是一气之下,王在晋手一挥:你去吧!

  这是一句气话,可他万没想到,这哥们真去了。

  赵率教率领着他的家丁,三十八人,向前屯进发,去收复失地。

  这是一个有明显自杀迹象的举动,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赵率教疯了。

  但事实证明,赵先生没有疯,因为当他接近前屯,得知此地有敌军出现时,便停下了脚步。

  “前方已有敌军,不可继续前进,收复此地即可。”

  此地,就是他停下的地方,名叫中前所。

  中前所,地处宁远近郊,大致位于今天的辽宁省绥中县附近,赵率教在此扎营,就地召集难民,设置营地,挑选精壮充军,并组织屯田。

  王在晋得知了这个消息,却只是轻蔑地笑了笑,他认为,在那片遍布敌军的土地上,赵率教很快会故伎重演,丢掉一切再跑回来。

  几个月后,孙承宗来到了这个原本应该空无一人的据点,却看见了广阔的农田、房屋,以及手持武器、训练有素的士兵。

  在得知此前这里只有三十八人后,他找来了赵率教,问了他一个问题:

  “现在这里有多少人?”

  赵率教回答:

  “民六万有余,士兵上万人。”

  从三十八,到六万,面对这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孙承宗十分激动,他老人家原本是坐着马车来的,由于过于激动,当即把车送给了赵率教,自己骑马回去了。

  从此,他记住了这个人的名字。

  就赵率教同志的表现来看,他是一个知道羞耻的人,知耻近乎勇,在经历了无数犹豫、困顿后,他开始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勇气。

  可他刚证明到一半,就差点被人给砍了。

  正当赵率教撩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兵部突然派人来找他,协助调查一件事情。

  赵率教明白,这回算活到头了。

  事情是这样的,当初赵率教在辽阳的时候,职务是副总兵,算是副司令员,掌管中军,这就意味着,当战争开始时,手握军队主力的赵率教应全力作战,然而他逃了,并直接导致了作战失败。

  换句话说,小兵可以跑,老百姓可以跑,但赵率教不能跑,也不应该跑,既然跑了,就要依法处理,根据明朝军法,此类情形必死无疑。

  但所谓必死无疑,还是有疑问的,特别是当有猛人求情的时候。

  孙承宗听说此事后,当即去找了兵部尚书,告诉他,此人万不可杀,兵部尚书自然不敢得罪内阁大学士,索性做了个人情,把赵率教先生放了。

  孙承宗并不是一个仁慈的人,他之所以放赵率教一马,是因为他认定,这人活着比死了好。

  而赵率教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孙承宗的判断,在不久后的那场大战中,他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赵率教,袁崇焕的第五个帮助者。

  【惊变】

  天启元年(1620),孙承宗刚到辽东的时候,他所有的,只是山海关以及关外的八里地。

  天启五年(1624),孙承宗巩固了山海关,收复了宁远,以及周边几百里土地。

  在收复宁远之后,孙承宗决定再进一步,占据另一个城市——锦州。他认定,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地点。

  但努尔哈赤似乎不这么看,锦州嘛,又小又穷,派兵守还要费粮食,谁要谁就拿去。

  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孙承宗得到了锦州。

  事后证明,自明朝军队进入锦州的那一刻起,努尔哈赤的悲惨命运便已注定。

  因为至此,孙承宗终于完成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杰作——关锦防线。

  所谓关锦防线,是指由山海关——宁远——锦州组成的防御体系,该防线全长四百余里,深入后金区域,沿线均有明朝堡垒、据点,极为坚固。

  历史告诉我们,再坚固的防线,也有被攻陷的一天。

  历史还告诉我们,凡事总有例外,比如这条防线。

  事实上,直到明朝灭亡,它也未被突破。此后长达十余年时间里,后金军队用手刨,用嘴啃,用牙咬,都毫无效果,还搭上了努尔哈赤先生的一条老命。

  这是一个科学、富有哲理而又使人绝望的防御体系,因为它基本上没有弱点。

  锦州,辽东重镇,自古为入关要道,且地势险要,更重要的是,锦州城的一面,靠海。对于没有海军的后金而言,这又是一个噩梦。

  这就是说,只要海运充足,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被围得水泄不通,锦州也是很难攻克的。

  既然难打,能不能不打呢?

  不能。

  我的一位住在锦州的朋友告诉我,他要回家十分方便,因为从北京出发,开往东三省,在锦州停靠的火车,有十八辆。

  我顿时不寒而栗,这意味着,三百多年前的明朝,要前往辽东,除个别缺心眼爬山坡的人外,锦州是唯一的选择。

  要想入关,必须攻克宁远,要攻克宁远,必须攻克锦州,要攻克锦州,攻克不了。

  当然,有人会说,锦州不过是个据点,何必一定要攻陷?只要把锦州围起来,借个道过去,继续攻击宁远,不就行了吗?

  是的,按照这个逻辑,也不一定要攻陷宁远,只要把宁远围起来,借个道过去,继续攻击山海关,不也行吗?

  这样看来,努尔哈赤实在太蠢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就没想到呢?

  我觉得,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去洗把脸,清醒清醒。

  假定你是努尔哈赤,带了几万兵,到了锦州,锦州没人打你,于是,你又到了宁远,宁远也没人打你,就这么一路顺风到了山海关,准备发动攻击。

  我相信,这个时候你会惊喜的发现,锦州和宁远的军队已经出现在你的后方,准备把你一锅端——除非这两地方的守将是白痴。

  现在你有大麻烦了,眼前是山海关,没准十天半月攻不下来,请屁股后面的军队别打你,估计人家不干,就算你横下一条心,用头把城墙撞破,冲进了关内,抢到了东西,你也总得回去吧。

  如果你没长翅膀,你回去的路线应该是山海关——宁远——锦州……

  看起来似乎比较艰难,不是吗?

  这就是为什么曹操同志多年来不怕孙权,不怕刘备,偏偏就怕马腾、马超——这两位先生的地盘在他的后方。

  这就是孙承宗的伟大成就,短短几年之间,他修建了若干据点,收复了若干失地,提拔了若干将领,训养了若干士兵。

  现在,在他手中的,是一条坚不可破的防线,一支精锐无比的军队,一群天赋异禀的卓越将领。

  但对于这一切,努尔哈赤并不清楚,至少不十分清楚。

  祖大寿、吴襄、满桂、赵率教、毛文龙以及袁崇焕,对努尔哈赤而言,这些名字毫无意义。

  自万历四十六年起兵以来,明朝能打的将领,他都打了,杨镐、刘綎、杜松、王化贞、袁应泰,全都是手下败将,无一例外,在他看来,新来的这拨人下场估计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