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边军一小兵

作者:老白牛



    然后这兀良合又怒目瞪向台上王斗人等,口中依然叫骂不停。

    王斗赞道:“真勇士也!”

    韩朝在旁说道:“汉人中有懦夫与勇士,草原上的胡人,同样如此。”

    王斗淡淡道:“勇士当有勇士的高贵死法,不能埋没了身份,为表示对此人的崇高敬意,他便施展马毙之刑好了,余者斩首。”

    很快,怒骂中的兀良合,被当头套上了一个麻袋,然后惨叫声中,被乱马踏成肉泥。

    处理完喀尔喀三部之事后,王斗令人给那个土谢图部协理台吉松绑,并请他上台,赏了张椅子,不过就没有虎皮大椅了。

    这台吉感激涕零,连连叩头谢恩,虽说王斗条件下来,他们若要回归漠北,还需要部落家人为他们赎身,按地位身价计算,每人赎取的牛羊马匹还不尽相同,但这台吉能逃得一命,早已是心满意足。

    他思索汗王与家族,定会为自己赎身,至于余下的士兵有没有能力赎身,部落中会不会为他们赎身,就不是自己考虑的了。

    ……

    接下来,在漠南漠北各头目注视下,王斗对靖边军众将士进行盛大的奖赏仪式,军功再计,不过各营都推选出十个表现突出,英勇奋战的士兵与军官受赏,王斗亲自奖励他们银两与功勋。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证明的功勋奖牌,材质从铜质到金质不等,万众瞩目下,这是难得的荣耀,上台各人无不激动万分,台下众军,也是一片羡慕。

    除了荣耀,这些战士中,有一部分是乙等军入甲等军不久者,他们对得到银两赏赐还是欢喜,不过老甲等军们,更看重是功勋赏赐,还有得到功勋牌的荣誉。

    已选入中军骑兵右营,原王斗当年上司徐祖成的亲将杨东民,还有现情报司内务科大使李守勤之子李忠国,因此战表现突出,一样上台受赏。

    万众瞩目中,杨东民大步上台,王斗微笑看着他,记得二人初识时,还是当年在万胜和米店冲突的事,这么多年过去了,杨东民也脱胎换骨,成为一个英气肃然的靖边军合格军人。

    将用一个托盘托着的,上装一百两银子,还有上刻一百功勋,样式精美,厚实沉甸的银质功勋牌交到杨东民手上,王斗微笑着道:“杨兄,恭喜你,这是你应得的!”

    杨东民哽咽道:“多谢大将军!”

    他双手接过,大声吼道:“忠诚、奉献、荣誉!”

    李光衡乐呵呵看着,杨东民受奖,也是他的荣耀。

    台下的军报时报采访们,则一边极力探头看着,一边拼命的奋笔疾书,边塞战场封赏将士,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话题啊,想必回去后,这期的报纸可以卖到疯狂了。

    他们奋笔疾书时,还不约而同使用了铅笔与硬纸板,这铅笔没什么奇怪,早在汉明帝时。便有曹褒寝则怀铅笔,行则诵读书的记载,有时铅笔使用,还是比毛笔方便的。

    当然,他们大书特书时,对先前之事,同样使用了春秋笔法,虽然王斗不介意,他们却自觉维护大将军与靖边军形象,况且。报社还有编辑呢。

    将五十两银子。还有五十功勋的铜牌交到李忠国手中,看着这个虎头虎脑的小伙子,王斗笑道:“你爹长得阴恻恻的,你却完全不同。怎么你父子二人差别这么大?”

    台上众人大笑。李忠国只是张着嘴傻笑。

    台下忠义营中。许禄,刘玮几人远远看着,他们因受不得约束。并未进入骑兵营内,不过部下已经许多人调离,然后源源不断的,又有新的旧军进入忠义营内,成为他们部下,可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看着台上的王斗,温方亮人等,当年这同一堡之人,彼此地位已经天差地远,但各人已经没有任何心思,毕竟双方距离越来越大,早非同一层次之人,只恨当年自己没有坚持下来,一失足成千古恨。

    原四海冶堡守备张文儒,同样待在忠义营内,他也受不得约束,反觉得在这营内更为快活,不过张疯子看着自己一个部下上台受奖,还是裂开大嘴直笑。

    土默特废汗俄木布看着这一切,觉得很有意思,喀尔喀土谢图部协理台吉则内心肃然。

    他寻思着,明国永宁侯爷搞的这处仪式,显然的极大振奋了军心士气,怪不得靖边军勇不可当,看来以后漠南肯定是王斗的天下了,还是需说服汗王,与王斗交好为妙。

    王朴看部下眼热的样子,显然也很希望得到这样的赏赐与荣誉,他心中暗暗记着,回去后,自己也该搞搞这种仪式了。

    新附营蒙古人中,塔布囊与嘎勒德紧张站着,看中军高台那边一片的大旗翻滚,台下将士阵列也是威武雄壮,他们看一批批的人上台受赏,赏前赏后,台下数万将士都是高呼威武,二人看得又是兴奋,又是期待,只觉自己的心简直要提到嗓子眼上。

    终于,轮到他们这个阵营了,万众瞩目中,二人与余者八人排众而出,迎面就是一阵铺天盖地的威武呼啸声,还有数千新附营蒙军的狂吼乱叫,二人都是脸色涨得通红,只觉如此荣耀,便是不需赏赐,也一样心满意足了。

    十人上了高台,个个昂首挺胸,激动挺立,王斗一一叫着他们的名字,曾就义又在旁作着翻译,嘎勒德只觉大将军目光看来,如大海一样深邃,他为人沉稳,而且还颇为机灵,他高声说道:“为大将军征战,不敢要赏。”

    王斗说道:“我靖边军有功必赏!”

    他目光在塔布囊与嘎勒德身上转了几下,道:“成祖皇帝曾有言,夷而入于中国则中国之,覆载之内,不分华夷,但有贤才,用之不弃,你们皆是新附营的英杰,本将希望你等武勇依旧,便如同满桂、麻贵众将军一样,为国死战,青史留名!”

    十个新附营鞑军或汉语或蒙语的大声吼叫:“愿为大将军效死!”

    王斗一一颁布赏赐,塔布囊最为悍勇,共计斩首达九级,赏得一百功勋的功勋牌一个,还获白银一百两。

    特别他们全家更从暂住籍变成了归化籍,直接跳过夷籍,以后可以在宣府镇内自由出入,若对汉文化有了认同感,日后还可以赐汉姓,起汉名,成为汉籍。

    看着手中的功勋牌,塔布囊激动得全身发抖,要知道靖边军中功勋宝贵,一点功勋值就可以兑换良田一亩,或是草场五亩,这不,五百亩草场就到手,以后自己可以建个大大的牧场了。

    不说他,下方各个新附营蒙古兵们,个个也是看得眼睛发红,连千总勒篾格都是眼热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