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苒年华 第十九章(2)
“他们一直讨厌我,根本讲不通道理。我越是解释,他们越以为我做小伏低,图的就是想进他家的门。”苏珊冷笑一声,“真是越老越糊涂了,爱怎么想随便他们吧。”
“温令恺就是那个……贝斯手吗?”
苏珊扬起一道眉毛看着她,一脸好笑的表情。她连忙说:“我并不是要打听什么。”
“我以为上次把那盘CD给你,你早就应该看出来了。”
任苒有点儿尴尬,那个CD上的封套是四人乐队的冷色调照片,他们倒没有做表演时的朋克打扮,全都穿着T恤牛仔裤,或立或坐,表情都冷峻漠然。可是她只粗粗扫过他们的面孔,对下面印着那一行刻意做出墨迹淋漓效果的黑字更有感触:蔑视这个世界是我们最好的伪装。
“那照片不够清晰,我这几年都不怎么看电视,真没联想起任何人。而且,我好象不记得里面印了温令恺这个名字。”
“他的经纪公司嫌他原来的名字温凯太平常了,给他换了这么个矫情的艺名。”苏珊笑了,“唉,我总当别人跟我一样,能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他来。”
她将手里的杂志递给任苒,这是一份娱乐周刊,翻开的一页有一个夸张的标题:又一地下情曝光——当红小生温以恺现身汉江,携神秘女郎返酒店。配发的照片上有穿着羽绒服的一男一女从车上下来,都戴着帽子,光线模糊,似乎是拍摄于一个地下停车场。文章大意是说,春节期间,记者蹲守到温以恺深夜携一女子返回位于汉江市市中心的某五星酒店,两人在车内激吻,举止亲密,之后双双上楼,第二天早晨,才见那女子离开。
任苒不大确定地看看照片,再看看苏珊,苏珊脸上现出一个苦笑:“不用对比了,是我。大年初一,他回来看他父母跟女儿,晚上打电话给我,说很想我。我已经有差不多一年没见到他,那天大概是一个人待得实在太寂寞,于是去跟他见面,没想到给记者拍到了。”
“这照片并不清晰,看不出来是你。”
“三年前,他就给拍到过一次跟我和囡囡在一起。当时有记者追问我们三个人的关系,他只说是一个普通朋友和她的孩子,那会儿他并不算很红,过一阵没人提了。现在不同以往,记者盯他盯得很紧,拍到酒店地下车库的照片后,还采访了他以前的一些朋友熟人,不知道哪个家伙多嘴讲出了我。上周日你也看到了,一个记者缠着我,逼问我是不是照片里的女人,一直追到咖啡馆来。我估计他们肯定也去盯过他家,知道他父母带着一个小女孩生活在一起,才会一路跟着去培训中心的。”
“这事迟早瞒不过去。”
苏珊冷笑一声:“他当着大众情人、少女偶像,星途一片辉煌,哪敢让人知道已经是一个快上小学的孩子的爹。至于要怎么瞒,他自己去想办法。反正我不拆他的台,就算对得住他了。”
“你没想过这样……对囡囡会造成伤害吗?”说出口后,任苒又觉得对别人的生活提出这种意见未免不妥,“我是说,女孩子慢慢长大,会变得很敏感。如果对自己的身世有疑问,一定会困扰。”
“我懂你的意思,当年我想法太简单,”苏珊默然了好一会儿:“我一心只想留下一点永远属于他的东西,才一意孤行生下囡囡,全没想过这些事。后来一边带女儿,一边经营咖啡馆,过得焦头烂额,简直要发疯了。”
“你也许有产后忧郁症。”任苒本能地做着心理学上的推断。
“忧郁?我不知道。我只明白了一点,一个女人并不是生下了孩子,就能自然而然成一个合格的妈妈,囡囡跟着我,我给不了她最好的照顾。这个时候,温令恺的父母找到我,提出把囡囡带去由他们抚养,我可以定期去看她。我想来想去,还是同意了。你看我有多差劲。”
“没人有权指责你,那个时候你到底还年轻,一个人带孩子当然很艰难。我只是想,如果你们足够有条件了,应该考虑给女儿一个正常的环境,至少她以后不用从报纸上知道谁是她的父亲。”
“后来华清街改造,我借钱装修咖啡馆,经营走上正轨,生活安定了一点儿。我想接回囡囡,可是她爷爷奶奶很疼她,不肯把她交还给我,她也跟我亲密不起来。他们告诉囡囡的是专门对付小孩子的一套:你妈妈很忙,你爸爸在外地工作,有时间会来看你。囡囡跟他们很亲,既然他们根本不想解释我和她爸爸之间的关系,我就不能再把她的世界弄得更混乱了。”
这时响起了敲门声,一个服务生将头探进来:“老板,外面来了一个人说是记者,想要见你。”
苏珊没好气地说:“就说我不在,叫他走。”
她一向没什么架子,那服务生也不害怕,吐吐舌头,关上了门。任苒想,做为一个局外人,她确实无权评论,更不应该想当然地插手。可是她仍忍不住说:“你不能一直躲在里面吧,也许趁这个机会,把你们的关系公开了也好。”
苏珊讪笑一声:“你以为我们是什么关系?我们早就没在恋爱了,春节期间的那一晚,不过是寂寞得用身体去叙旧了而已。我得坦白,至少我的感觉实在并不好。如果早知道有记者在下面蹲着,相信他和我都不会去多那个事。”
在亲眼看她独自一人听旧日的CD后,任苒没想到她会这样回答,“你不爱他了吗?”
“我爱过一个叫温凯的不得志的贝斯手,从来就没习惯过他变成演电视剧的当红明星温令恺。可笑的是,其实我见证了他的转变过程,眼睁睁地看着他放弃了没前途的乐队生涯,开始接戏,从配角开始演起。他天生会演戏,不过几部戏后,就比主角还抢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