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乔治五世有一套格言,共有六条,悬在白金汉宫书房的墙上。其中一条,说:“教我不要奉承或接受卑贱的赞美”。“卑贱的赞美”就是“谄媚”的解释了。我曾经看到一句关于谄媚的话,“谄媚是明白的告诉别人,他想到他自己的种种”。
利夫华尔特爱默逊说:“你用任何的言语,而所要说的,总离不开自己的种种。”
如果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用恭维、谄媚,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学会,都可以成为“人类关系学”的专家了。
当我们不在思考某种确定的问题时,常用我们95%的时间去思考自己。而现在如果停止一刻不去想我们自己,开始想想别人的优点。
爱默逊说过:“凡我所遇到的人,都有胜过我的地方,我就学他那些好的地方。”爱默逊这样的见解是非常正确,是值得我们所重视的。停止思考我们自己的成就和需要,让我们去研究别人的优点,把对人的恭维、谄媚忘掉,给予人由衷、诚恳的赞赏,献出你真实、诚恳的赞赏。
2.左右逢源的方法
许多人受过大学教育,研钻深奥的学问,可是,他们从未发现到,自己的心是如何起作用的。有一次,我替一些大学毕业生、一家冷气装置公司工作的年轻职员,举行一种“有效力的演讲术”的课程,我找出一项资料作个比喻:
有个人要劝别人打篮球,他话是这样说的:“我要你们去打篮球,我喜欢篮球。可是前几次去体育馆,由于人数不足,不能分队对垒。那晚上我们两三人作掷球游戏……不小心,我的眼睛给打紫了,不过我希望明晚你们来,我要打篮球。”
可以说,这里这个人没有问过,你需要些什么?他不管别人要什么,只顾自己的感受。可想而知,他这种做法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欧弗斯屈脱教授曾说过:“先激起对方某种迫切的需要,若能做到这点就可左右逢源,否则到处碰壁。”
研究会训练班中有一位学生,叫特许门,是一位电话工程师。他所遭遇到的困扰,是他3岁的女儿不肯吃早餐。经常对这小女孩责骂、请求或是哄骗,都无法收到效果。
这个小女孩喜欢模仿她的母亲,似乎觉得自己已长大了。所以,有一天早晨,他们把她放在一张椅上,让她做早餐——眼前的情形,正是这小女孩心理上的需要。当她正在做早餐时,父亲走进厨房来。小女孩看到父亲进来,就说:“嗨,爹地,你看,我在做早餐呢!”
就在那天早晨,小女孩没有任何人的哄骗、诱劝,乖乖地吃了两大碗。由于她对这件事感兴趣,满足了她的自重感。做早餐的时候,她找到表现自己的机会。
另外有个父亲,也是我训练班里的学员,他非常担心他的孩子,原因是这孩子体重很轻,不肯乖乖地吃东西。孩子的父母通常是这样责骂他:母亲要他吃这个、那个!父亲要他快快长大成人!
这孩子会注意到这些话吗?他不会注意这些,也就像你不会去注意那跟你毫不相关的事情一样。
一个没有一点常识的父亲,会希望一个3岁的孩子能对30岁父亲的见解有所反应。后来,那个父亲觉察出来那是不合情理的。他对自己说:“那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我如何将我所需要的和他所需要的连结起来?”
他能想到这些,事情就好办多了。他孩子有一辆三轮脚踏车,孩子喜欢在屋前人行道上踩着这辆三轮车玩。离他们家不远的邻居家里,有个“很坏”的大孩子,他常把这个小孩子推下三轮车,自己骑上。
那小孩哭着跑回来,告诉自己母亲,他母亲出来把那“很坏”的大孩子推下三轮车,再让自己孩子坐上车子。这样的情形每天都发生。
其实,坐下来仔细想想,这小孩所需要的是什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不需要作深奥的探索。他的自尊、他的愤怒,他求得自重感的欲望,最强烈的情绪驱使他想报复、痛击这“很坏”的大孩子的鼻子!
他父亲这样告诉他,只要吃母亲要他吃的东西,他就会快快长大,将来可以把这个“很坏”的大孩子一拳打倒。此时,孩子的饮食问题也就得到解决了!
现在,这孩子什么都爱吃了,菠菜、白菜、咸鱼,任何其他食物。他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去打那个一再欺侮他的“暴徒”。
当那问题解决后,又有另外一个问题困扰了这位父亲,这小男孩有“遗尿”湿床的坏习惯。
小男孩跟他祖母睡一起,祖母早晨醒来摸摸床单,向小男孩说:“你看,普尼,昨夜你又干了些什么?”
而普尼则总是这样回答:“不,没有,我没有湿床,那是你湿的。”
家里父母亲打他、骂他,母亲无数次地告诉他,要他别那样,但是,普尼仍没有改掉他这个湿床的坏习惯。普尼的父母亲自问:“如何让普尼这孩子改过遗尿、湿床的坏习惯呢?”
普尼所要的是什么?第一,他要一张属于他自己的床——祖母对这件事也不反对。第二,他要穿像父亲一样的睡衣,而不愿意穿像祖母那样的睡袍。祖母已受够了他夜晚的捣扰,使她每夜不能舒服地入睡,如果普尼能改掉他那种坏习惯,她非常乐意给他买套睡衣。
母亲带着普尼去一家百货公司,以目示意柜台女售货员说:“这位小绅士要买些东西!”
女售货员使他感到自重地问:“年轻人,你要买些什么?”
普尼提起脚跟,站高了些,说:“我要替我自己买张床。”
当普尼看到他母亲喜欢他买的床时,普尼母亲向女售货员又使了个眼色,女售货员就向普尼说出那张床的可爱和实用性。于是,这张床就买了下来。
床买来的当天晚上,父亲回家的时候,普尼跑到门口,大声的叫着说:“爹地,爹地,快上楼来看我自己买的床!”
父亲看到那张床,想到司华伯所说过的话,就对这小男孩点头赞许。
他问儿子:“普尼,你不会再弄湿这张床了,是不是?”
“噢,不,不,”普尼连连摇头说:“我不会再弄湿这张床的。”
由于自尊心的关系,这孩子遵守了自己的诺言。普尼再也不遗尿、弄湿床了,因为那是他自己买的床。现在普尼穿起睡衣,就像个小“大人”一样,他要做个“大人”。
生活中,当你要别人为你做些什么时,不要希望别人依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动,要多让别人表现!比如说:如果你不愿意你的孩子吸烟,你不需要教训他,只需告诉他,吸烟可能使他不能参加棒球队,或是不能在百码竞赛中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