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粮秣,陕西诸路的粮秣是陕西诸路的东西,谁不知道现在陕西诸路隐然有自成一体的架势?他们的东西就是他们的,别人难得打主意。到时候一句西贼犯边,一粒粮食也调不出来。最后还不是得指望汴梁那里调拨。现在朝廷手里还有多少家底?
其实钱粮之事,还不是最关键的,最要紧的是,是这兵从哪里来?真正可以拉出去打仗。在这奇寒的天候里面冲锋冒雪,拼死血战的能战之军,到底从哪里来?
原来有个神武常胜军,还不是你吴安抚逼得这支军马再不肯出力?若不是你吴安抚这般举措,又怎么会有河东路边患之事发生?
孙敞很想跳起来,干脆将老底揭干净,大家闹个一拍两散拉倒。最后还是咬咬牙耐住了,扬起头干脆看向另外一边,再不接吴敏的话了。
吴敏却犹自不肯罢休,冷冷道:“朝廷用我辈服官此处,当为君分忧。一旦有事,全指望圣人决断,则朝廷用我辈又济得什么用场?一旦边地稍有警讯传来,则人人束手,建白无一。本安抚领一路之责,却是要上本的!看朝廷该如何处断!”
~~~~~~~~~~~~~~~~~~~~~~~~~~~~~~~~~~~~~~~~~~~~~~~~~~~~~~~~
这句话一出,在场文臣,无不冲冲大怒。
吴敏这是一定要拖大家下水!还想将罪责推给他们河东路本地官吏。若不遂他心意,他真做得出来,先告恶状!
激怒之下,就有几人想跳起来翻脸。可隐隐又难免有些忧惧。这几年在河东路服官特别是领实际责任的,在大宋朝堂谈不上有如何深厚的背景。原因无他,河东路与陕西诸路同为边地,可是金山银海都朝陕西四路送,河东路却什么好处也落不下。伐燕战事也主要在河北诸路打,河东路同样也摊不到什么好处。
夹在中间,还得两头承担后勤转运的责任。事情得做,责任得担。升官发财却是别人的事情。而且河东路临边,兵事却废弛已极,大宋其时也只能顾陕西诸路和河北诸路两头了。一旦有敌人入寇,在这儿服官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要不是大宋边境防御体系有这么大一个缺陷,怎么也弥补不过来,赵佶也不会捏着鼻子容忍了神武常胜军,甚而让其作为一个整体北上,去河东路填补这个大漏洞了。正常来说,这么一支强力野战集团,大宋早就将其分化得不象样子。韩世忠和岳飞能掌握在手中的基本武力,最多不过千余军马之数。还得大小相制层层节制的搞一大套。哪有全军北上,让他们可以号令上万军马这么爽的事情发生。
阙不好,来为流官的背景就不见得多硬,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相对于他们,吴敏的背景却是硬得不能再硬,虽然他惹出的祸事如此之大,常理而言怎么也躲不过去。可是架不住别人在京中有奥援,曾任使相。到时候真把罪责推给下面,他却轻易过关,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吴敏都不要脸将出泼皮手段了,大家还真不能不忌讳个三分!
大家一面寻思一面迟疑,节堂中局面一下给吴敏镇住了。有些人忍不住在心中发狠,直娘贼,我等在汴梁也不是全然识不得人。赶紧遣人去沟通联络,吴敏耍泼,咱们也要有所预备。总不能最后当了冤大头!
其他人被镇住,河东路转运使孙敞却不怕吴敏。他位置也足够了,虽然背景没有吴敏深厚却也相当稳固。已然算是大宋文臣体系当中的高层了,唯一所差的就是一个使相资历而已。文臣到了他这个地步,就算是吴敏使泼告恶状,也尽可以从容应对。而且他在三司高屐那里也是说得上话的,高屐背后,可是老公相蔡京!
在座上他冷笑一声,正欲开口反驳。就听见节堂之外脚步声疾疾响动,来得又重又快。转眼之间就看见一名安抚使衙署旗牌官满脸大汗的踏入节堂。
吴敏正在殚精竭虑的压服诸官,面上闲雅心里面早就纠结成了一团。正是紧张到了万分的时侯,看见这旗牌官闯入当即冲冲大怒,喝了一声:“节堂重地,岂能擅入?左右拿下,随后发落!此刻可算战时,当本安抚是书生,行不得军法么?”
节堂外侍立的元随亲卫顿时就有两人应声而入,就要将那旗牌官拿下。那旗牌官通的一声跪了下来,重重磕头:“末将也是谨遵安抚号令,府城但有骚动,须得及时回报于安抚座前。在府城北门,因兵火逃难而来之人与守门门军起了冲突,还动起了手,门军被殴。城外所集,有千百人之数。到处都在找江副总管与王县尊。末将得讯,不合一时情急,擅入节堂,还请安抚恕罪!”
这旗牌官也是倒霉,他在安抚使衙署的责任就是通传承宣要紧消息。直入节堂都不需要等人通传的————他就是干这事情的,还要谁来替他回禀?
安定太原府城民心之事也是至重,吴敏也嘱托过他,但有不稳情事,随时回报。而且管门军的河东路驻泊禁军副总管,负有太原府城治安责任的首县阳曲县令,这个时侯都在节堂当中议事。到处寻不到人,只好都禀到安抚使衙署来,还有不少人着急上火的在安抚使衙署大门之外等候呢。这旗牌官知道事情重大,不敢耽搁,一头就撞了进来。结果正撞上吴敏满心纠结,火气都朝着他撒了过来。还好能做旗牌官的,都是伶俐之人,嘴皮子来得快。不等人来拉扯,哗啦啦的就将紧要几句话全倒了出来。
吴敏一怔,这治罪的事也就再进行不下去了。挥挥手让两名亲卫退下,转头向着那江副总管和阳曲县王县令看过去。两人都是一激灵避位行礼:“属下等这就去城门处排解,必然不让来人生事!”
吴敏皱眉想想,今日他要压服诸官和他一起下水。本路驻泊禁军副总管和阳曲县令也算是有份量的人物了。放这两人出去,其他人再找什么借口避位而去。今日一番准备,岂不落空?下次再召集诸官,他们有了准备,说不得就托词不来了。什么事情还都是趁热打铁罢!
他摆摆手,故作淡然:“巡城亲卫去了没有?”
那旗牌官知道自家躲过一劫,汗都出来了,回话也就加倍的小心:“据说屈将主领巡城亲卫已经赶去了,实在详情,还未曾见回报。”
吴敏哼了一声:“屈盖还算勤谨……先下去。城门处有门军,还有本官元随亲卫维持,一时间生不出什么事来。来人都是逃难之民,其情可悯。遣人通传于他们,暂且稍候,本安抚事毕将亲去抚慰他们。就这样罢。”
在吴敏想来,有门军,有自家披甲持兵的巡城亲卫,来人再多也要受到震慑,不敢生出什么事来。此间事了,自己再去抚慰安置一下。逃难而来之人就该感恩戴德了。这般处置,已经是至矣尽矣,要不是此刻不愿放阳曲县令和那副总管离开,自家还不必如此屈尊。要紧的还是赶紧在这里将最要紧的事情敲定,拖着本路大小官吏一起背这个黑锅,看能不能死中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