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归

作者:天使奥斯卡



    吴敏不要脸到这一步,大家也实在没什么话好说了。

    而吴敏幕僚同样震惊到了万分,当日他们计议如何对付神武常胜军最后牵连到在汴梁的萧言之时,吴敏那副决然毫不容情的神态,此刻仍记忆犹新。没想到转过吴敏就要和这南来子联姻!

    吕存中同样张大了嘴巴,他是最知道其间内情的。定议联络萧言,不过才是昨夜的事情。派出使者,还不知道有没有出太原府界。现在吴敏就煞有介事的将出一封书信,俨然萧言已经成了他的侄女婿!

    计议与萧言联姻,已经足以为天下笑了。要是吴敏此刻说出传扬的人人皆知,萧言最后却不认账,这耻辱之处,更过于十倍!吴敏到时候是个什么样子吕存中不知道,将心比心换了自己,只有捏着鼻子朝一条又深又急的大河跳下去,死了倒干净些。

    这个时侯吕存中才恍然明白了一些自家为之出谋划策的这位使相安抚,面上气度俨然,仿佛什么事情都成竹在胸,一副重臣气度。其实在接二连三的失败之后,被逐出汴梁,在河东也被逼到墙角。内心已经扭曲到了一定程度了。只要能不再失败,不再被人赶得仓惶去一个远恶军州了此残生,此生还能重返都门。他真的什么都顾不得了!区区声名,顶什么用?当日隐为清流之首的好名声,也帮不到他现在在河东处境半点,还不知道有多少当日对头,这个时侯安居汴梁,等着看他吴敏的笑话!

    震惊之余,在场诸人就下意识就盘算起吴敏这番话的利害得失起来,除了吕存中之外,谁也没怀疑吴敏这番话是假的。

    吴敏和萧言联姻,身败与否不知道,名裂那是一定的。对于宋时士大夫而言,和杀了他也差相仿佛。吴敏都做出这么大牺牲了,难道还能有假?

    萧言与吴敏联姻,两处一时间就是一体,互相可为奥援。吴敏要过眼前难关,萧言孤身南来,朝中处处皆敌,也需要有依靠。自然就是一拍即合。神武常胜军背后站着的就是萧言,这件事情大家都心中有数,汴梁中人隔得远,可能还有些迷糊。对于这些河东路地头蛇却再明白不过,要不是萧言背后支撑,没拿朝廷几个钱的神武常胜军这么大一个家当,就能顺顺利利的千里搬家到河东路来?更不必说在代州设立大营,在三关左近整治防闲,还很花了不少钱去买粮米屯聚。

    吴敏舍个侄女儿和自家将来名声,以前两家互相拍出狗脑子来的那些倒霉事情,就一切休提了。神武常胜军闹到这个地步,也算得偿所愿,和安抚使都成一家人了,还怕在这河东路站不住脚?

    神武常胜军看来是可以为吴敏所用了,虽然吴敏断绝接济在前,可神武常胜军所作所为也接近跋扈。既然一天乌云都化作烟消云散,则神武常胜军正要出力自效,好立下些功绩对朝廷有所交待。以神武常胜军战力,伐燕战事对着最后的辽人精锐几乎是以一军抗之,都所向皆捷,一些辽人余孽乌合,又算得什么?还不是一旦认真就扫平了。

    只要能克复失陷州县,再到云内诸州走一遭甚或拿下应州武州之类的地方遮遮面子。好大喜功的那位道君皇帝,必然不为己甚。吴敏和神武常胜军过关的可能性极大。要知道大宋现在毕竟可用之军太少,边地又多事,神武常胜军一旦不出力,就闹出个失陷州郡的事情。再事后找神武常胜军算帐,还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情来。在朝廷不掌握更多可用之军的事后,对神武常胜军居于河东形胜之地,竟然有投鼠忌器之感!

    而吴敏依靠神武常胜军支持,则地位也如泰山之固。毕竟他是正统大宋士大夫出身,还属于最可信重的对象,说不得朝廷和圣人还得借重他,继续对神武常胜军施加足够的影响力。

    思来想去,这些大宋文臣们悲哀的发觉,大宋以文驭武百年,到了这个时侯,竟然有些玩不转了。不知不觉当中,这些武臣已经悄悄爬出头来。西军不必说了,已然是庞然大物。你倒是把老种小种拿下台换一个统帅来试试?

    就连新冒起来的神武常胜军,都是朝廷轻易动不得的。

    难道这世道真的要变了?真是……末世了?

    这些文臣士大夫们却也不想想,要不是他们这百余年来一直持之不懈的压制着自家军队,将武臣辈踩在脚底下。怎么会百年以降,可用的军马是如此之少。边疆处处吃紧,能用军马就是挖肉补疮也调遣不过来。对稍微能战,稍微团结一些的军队团体,可以用来牵制平衡的手段都越来越少?

    以文驭武固然未曾错,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但是却绝不是文贵武贱!宋时惩中唐以来藩镇割据之蔽,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用百余年的时间将华夏的尚武之气,将士大夫阶层出则为将,入则为相的健全人格宰制阉割。虽然繁华富庶,让今世那些小资小清新,甚或公知母知们念念不忘,却远去了真正的华夏,让这文明沦入了长达数百年的血海当中。让这文明从顶峰渐渐滑落,直至沉沦到民族气运最衰绝的地步!

    这才有了萧言跨越千年而来,拳打脚踢,拼命在这黑暗到来之前,用尽一切手段挣扎!

    只有那河东路驻泊禁军副总管轻声嘟囔了一句:“直娘贼,能打仗就是腰杆硬。比不得,比不得哇……”

    吴敏地位动摇不得,那么就是大家的地位有些堪忧了。数十年来第一次有边地州郡陷落,总要有个说法,总要有个替罪羊。原来大家都以为政争失败,仓惶而来河东又弄得一团糟的吴敏自然是怎么也逃不过去。现在看来有刀枪剑戟万余虎贲撑腰的吴敏,那些汴梁中人说不得又要纷纷想起和吴敏的交情来。到时候还不是吴敏说什么就是什么,他让谁倒霉,谁怎么也得脱层皮。

    现在吴敏还有需要河东诸官处,就他和萧言两人,这阵容还有些单薄。拉上河东诸员,这声势就足够了。朝廷就会给他更多时间来调度布置一切,也会挤出更多的资源来支撑他的布置举措。所以他才愿意做些利益交换,愿意分润军功,兴军之事也是一条铜河在面前流淌,到时候好处说不得也是人人有份。

    威逼利诱的手段都被吴敏用到了绝处,这条船,大家到底是跳,还是不跳?

    节堂当中,再度归于一片静默。不过此刻却不是河东诸官在冷眼等着看吴敏笑话了。而是吴敏好整以暇的等着河东诸员做出决断,神态也显得越发的闲暇。河东诸官来安抚使衙署之前,谁也没有想到,吴敏只是拿出一封萧言的书信,就让局势整个翻转过来!

    可怜这封信还是假的……

    此时此刻,谁都没有意识到节堂当中发生事情背后的深意。萧言紧紧抓着神武常胜军,在大宋末世,其实已经有了相当的影响力,随着他根基日深,羽翼日丰。这个南归降臣,却不知道最后能走到哪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