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归

作者:天使奥斯卡



    话音落下,赵楷却张大了嘴巴,不敢置信也似的看着第八平。

    现今他的倒霉,就是因为和萧言走得太近。前些时日接萧言而起的势头,现在以加倍的险恶声势回报到自家身上。

    河东生变,神武常胜军行事几近桀骜不驯。作为对神武常胜军有足够影响力的萧言。已经遭致大宋朝堂上下所有人的忌惮。可以想见,只要拿出应对河东乱事的方法出来。等待萧言的立刻就是莫测之祸,谁也保不住他!更不必说太子一系,还要借着萧言将自家这个有夺嫡指望对手彻底拉下马,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萧言在这汴梁城中的好日子,当真是屈指可数。

    现在赵楷后悔的就是当日怎么和萧言搅在一起,恨不得时光倒流,在见萧言第一面的时侯,就一个窝心脚踢死这个南来子。现在第八平却建议他硬凑上去,死保萧言,还怕自家死得不够快还是怎么?

    看着赵楷这目瞪口呆的样子,第八平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赵佶虽然荒唐轻易,人却是极聪明的。看他这些年来一直稳稳的操纵着朝中诸党,谁也不能威胁到他高高在上的地位,就能明白赵佶在帝王心术上,还是有些天分的,虽然治国上头一塌糊涂。

    太子虽然不如赵佶,但是他好歹知道藏拙,也能因势利导,聚集起相当势力环绕在身边,牢牢的支持他。

    倒是这位生了一副好皮囊的三大王,聪明外露,什么事情都喜欢搀一脚,什么时侯都想出出风头,却又无识见还无担当,关键时侯也咬不紧牙关。真不知道赵佶怎么宠爱这个三子的?

    既然帮他出了主意,就好人做到底。第八平站在书房门口,也不坐下,就在那里轻声解释:“朝中之人要置萧言与死地,固然有其操控神武常胜军在河东边地生事,遭致忌惮的因素。最要紧的,还不是因为这位萧显谟背后是你这位嘉王?太子一系,才对他不死不休。现今朝中声势已起,太子一系,要借河东边地乱事发力,在中枢地方掌握足够实力。枢府由谁执掌,谁领兵出外平乱,都一一安排了。虽然有妥协退让处,但是最大好处,还是太子一系得了…………要知道,圣人春秋还盛!”

    这一句话,顿时惊醒梦中人。

    赵佶春秋还盛!

    作为几代皇帝权柄最重的赵佶而言,既然这权柄到手,就再不想轻易让出去。太子一系声势如此大张,赵佶自觉修道有成,还大有岁月可以安享,又怎么会让太子一系的势力扩张到让他都无法控制的地步?又怎么会让唯一能对太子形成威胁的嘉王赵楷轻易就这般被整垮?

    当然,要是赵楷不表现出足够的担待,怎么也扶持不起来,赵佶也不会对这个儿子再伸手。他已经给过赵楷一次机会了,将他从伐燕时不肯担任统帅,声名大损的泥潭当中拉了出来。再来一次的话,赵佶也不只是他这么一个儿子。

    这个时侯。去保萧言的话,赵楷做足孤臣姿态,也坚定的站在了太子一系的对立面。这样赵佶才有伸手再拉他一把的理由!

    道理就是如此简单,但是在如此纷繁复杂的局面下,在太子一系声势如此浩大。自家地位风雨飘摇,朝不保夕,提心吊胆的情势下,不得第八平提点,还看不清楚这个关键!

    各种念头纷至沓来。让赵楷一时浑身火热,一时又浑身冰冷。而第八平也再不多说什么,只是站在那里静静的看着他。

    半晌之后,赵楷才嗫嚅道:“万一圣人也是欲这南来子死,又当如何?毕竟操控神武常胜军,在边地行此桀骜不驯之事,这等臣子。谁还敢用?”

    第八平冷笑一声:“现在又谁有这个担待,为圣人生财?只要国用还是如此窘迫,圣人总要保住萧某人,将这几年挨过去再说。现在圣人所想,无非就是拔干净这萧某人的爪牙。让他乖乖效力几年再说。将来不管是杀是流,都是一句话的事情。这个时侯,就需要一人来为这萧某人出头,你若没这个担待,还不如早早去太子那里输诚,看太子能不能许你一个富贵王爷!”

    说到此处。已经是至矣尽矣,第八平也再不想多说什么。拂袖就转身出去。赵楷和他商议最为要紧的机密之事,王府扈卫。都远远的在几十步外伺候。看第八平一人而出,恭谨的接过,将他送出府外,又要准备车马送他回返寓所。却为第八平拒绝了,他安步当车,转瞬之间。就融入了汴梁城夜间人流当中。只有几名常年跟着他的皇城司使臣,若即若离的跟在他身后不远处。

    从赵楷王府出来。要走好长一段路才能到最热闹的东十字大街上去。如此寒冷的天气,这一段冷清街道,开门做夜间生意的店铺也没有几家。这么长的一条街,只有一家酒楼还亮着灯火,不过显然没几个客人在,大门都掩上了半边。二楼一处雅间却打开了两扇隔窗,一灯如豆,微黄的光芒从窗口透出来。

    经行此处,第八平抬头,就看见窗前站着一个人影,和他一对视间,就关上了窗户。

    那人,正是萧言幕中第一人,士大夫口中的败类,方腾。

    ~~~~~~~~~~~~~~~~~~~~~~~~~~~~~~~~~~~~~~~~~~~~~~~~~~~~~~~~~~~~~~

    “高卿,河东平乱,计较军费该拿出几何,三司府库,又有多少积储?现在枢府无人,朕也是无法,只能寻你过来说话。让高卿夜深还劳顿这一趟,还好此间不是禁中,没什么干碍,不然明日言官又该上本,岂不是朕连累了高卿。”

    说话之人,正是大宋道君皇帝赵佶。他穿着一身道袍,坐在八卦云台之上,天气甚寒,下面又垫上了明黄色的锦垫。

    此时此刻,赵佶正在皇城外景灵东宫静室当中。这些时日汴梁扰扰,这位道君皇帝却在宫观当中养静炼丹,冷眼旁观朝中诸党你争我夺。当朝中诸党总算争出一个结果之后,这位高高在上的大宋道君皇帝,终于决定插手处断这河东乱事引起的朝局变动。

    随着赵佶帝王心术渐至炉火纯青,对赵佶到地会做出如何决断,谁都没有太大的把握。还有一方面原因是这位圣人,有的时候单纯是因为荒唐轻易,会做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出来。

    不过到了大宋宣和六年,朝中各党,已经都匍匐在这位帝君的脚下,指望他能支持自己一方,压倒朝中的对手。士大夫们对这位皇帝权力的限制,已经减弱到了最低的程度。现在整个汴梁,都在屏气凝神,等着从赵佶这里传来的最后定论。

    在静室当中,梁师成也是一身道袍,担着拂尘,恭谨的在赵佶身后侍立。景灵西宫东宫,都在梁师成的提点范围之内。这些时日,他既要与朝中各方势力往还商议,为自家一党争取利益,还得小心侍候养静炼丹的赵佶,眼瞧着眼窝都有些发青,生生憔悴了三两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