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不是一本阅读体验很愉悦的书。
开篇,作者就让女主角莉迪亚死了。
一个青春期的美丽女孩,成绩优异,父母兄长疼爱,是什么让她选择了在别人酣睡的深夜走向了湖面,最后落水而死。
故事从莉迪亚的父母开始。一个哈佛华裔学生,家庭赤贫,他靠着天赋一路学霸到了哈佛。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白人女孩,她的妈妈一心想让她成为医生,并且嫁一个哈佛毕业生。
这两个人因为类似的成长环境,跨过人种差异,成为夫妻。她爱他,爱他身上的那种坚韧以及平静。那不过是她的一厢情愿。他娶她,更多是因为,他太想融入白种人的社会,在那个种族歧视严重的70年代。他享受被一个白种人女孩爱慕的感觉。
你越是想依靠感情和婚姻去拯救什么的时候,你却越是得不到。
因为怀孕,白人女孩,没有拿到毕业证书,也没有成为她想成为的医生。从此,她成了华裔教授詹姆斯李的太太。她的生活从此只有丈夫、厨房和孩子。
一个原本想依靠妻子来进入主流社会的丈夫,却发现妻子比她更宅更不合群更没有朋友。而一个被母亲指望出人头地的学霸女,却嫁了一个华人先生,从此断绝母女来往,再也没有梦想这回事。
这样的父母,不是在美国,就是在中国,大概也比比皆是。她没有成为医生,所以一厢情愿认为女儿极有生物天赋,一定会进入哈佛,成为最优秀的女医生。他一辈子找不到社会认同感,所以期望子女成为学校里的社交明星,成为他的骄傲。
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十几年,竟然全然不知道,他们塑造的一个家庭,像牢笼,紧紧捆住孩子,用要求来表达爱,用失望来施加压力,只在子女拿到优异成绩单的时候才有一丝笑容。
人类有时候是多么愚蠢啊。眼里只有自己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的东西,却从来不曾好好看一下,自己到底是过着怎样的生活,别人又到底因为你承受着什么。
莉迪亚的哥哥终于熬到了可以去大学,他如出笼的鸟一般,迫不及待的出走。而这成了压死莉迪亚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个家庭里,她无法想象,她该如何继续面对父母,就连她最后的安慰和依赖都要走了。
父母有时候是多么的迟钝啊。把闷不吭声理解成温顺乖巧,把不合群没有朋友理解成正好可以安心学习,把考试考砸了理解成不够努力。
他们已迟钝,已经早就忘记10几岁的自己渴望着什么爱着什么又恐惧着什么。全然看不到一个孩子是怎样努力的活着。
人真是这世上最健忘的动物。所以40岁没法理解30岁,30岁也看不懂20岁,20岁则对10几岁不屑一顾。
他们已经习惯了在被要求中长大,习惯了用爱来索取交换,习惯了没有自由没有梦想没有灵魂。却忘记了,每个人生来并不是这样的,有的人可以习惯,有的人不可能习惯,有的人只能以死作为逃避。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讲的是一批相约共同自杀的少年。他们在自我意识觉醒之后,脑子里忍不住开始思考:我到底为什么而活,活着有什么意义。
当父母和成长氛围,不能给予他们一个合理的解答,给予他们一个继续活下去的理由的时候,他们脑子里就开始蹦出一个念头:活着毫无意义,我决定死去。
可当孩子们已经在脑子里百转千回之后做出这样决定的时候,父母和家中人竟然毫无察觉。
而伍绮诗在这部小说里,一边一层层解开剖析了少女心中的那种百转千回,一边淡淡写出了父母的那种后知后觉。这种巨大反差下,你清晰的看到,那种悲凉、渴望、爱而不得,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是如何被父母被自己给逼死的。
她其实并不是真的想死,她只是想逃离。她想变坏,可是没有成功。她想学开车,可是连第一场笔试都没有过关。她想破处,可那个男人爱的竟然是她的哥哥。最后,她想到了那片湖水,她想在水中找到那种自由和安宁,结果葬身。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吗。与其说悲伤,不如说是洞见。因为这种洞见,你体会到的不是那种轻飘飘的悲伤,而是切肤切齿的寒冷。
我不禁去想:幸好,我勇敢的活下来了。这是我读完小说之后,心中升起的一种无限自豪感。
年轻人眼里的一点点悲伤,总是比天还大。可是无数的少年,靠着自己的坚强努力从那样天大的悲伤里面走了出来。
这是多么值得为自己赞扬歌颂的事情啊。可是,他们却携带着那种悲伤,一直对自己没办法满意,一直难以高兴起来,一直看不到自己所得到的一切。是的,从骨子里,他们已经失去了爱的能力。
总有人问我,自爱是什么。
一个成年人的自爱应该是,勇敢的努力回头,看到曾经蜷缩在角落里的那个小小的自己,走出去,拥抱他,赞美他。谢谢他是那么的努力,让你在今天,仍然能活在这个世界上。
起码你还有小龙虾吃,起码你知道了开车时风从耳边呼啸而过的感觉,起码你从那个家走到了世界更多地方,起码你爱过恨过知道了什么叫情欲什么又叫做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