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溢天下

作者:焦糖冬瓜



    只会让李晓香更加视他为蛇蝎。

    “对你个头!你要是真敢跑来提亲,我就上尼姑院出家!”

    “你要是不想今天就去尼姑院出家,那就亲我一下咯。”楚溪扯起唇角。

    李晓香满脸冷汗。

    “我见过不要脸的!但没见过像你这样不要脸的!”

    “做人,要是太要脸面了,那就注定要失败了。”

    楚溪的唇停在李晓香的脸颊边,“我不介意就保持这个姿势到你娘来接你。”

    李晓香知道这家伙不止脸皮厚,而且说到做到。

    早死早超生!

    李晓香想着在楚溪的唇角碰一下就离开,却没想到楚溪的手掌按住李晓香的后脑,用力扣住,令她动弹不得。

    这也许是李晓香凑上去的吻,但楚溪却让它完全变了质。

    无法摆脱的纠缠,形成漩涡。

    楚溪变换着角度,两人的唇愈发紧密,甚至暧昧到令她惶恐。

    她不再顾忌自己会不会走光,猛地将楚溪推开。

    谁知道这王八蛋不要脸到极致了,竟然一把扣住李晓香的肩膀,亲得更加嚣张。

    李晓香气到汗毛都要炸起来,正要狠狠咬下去,没想到楚溪却向后一撤,拽住了李晓香的肚兜。

    李晓香惊得扣住了楚溪的手,谁知道这混账竟然笑得一脸得意。

    “放手!”

    “你叫我放手我就放手?”楚溪拽得更用力,李晓香不得不凑上前去,恶狠狠瞪着对方。

    “下一次,你再想咬我,我就真把它拽下来。”

    楚溪放了手,李晓香赶紧将被子掀起来把自己严严实实裹住。楚溪的手指在她的额头上一弹,转身离去了。

    李晓香真恨暴雨梨花针为什么只出现在武侠小说里!

    她下次就是被蜜蜂蛰死,也不会再跟着楚溪了!

    傍晚,王氏来将李晓香接回了清水乡,还包括楚溪送给他们的一大车荷荷芭豆。

    但是荷荷巴豆也挽救不了楚溪在李晓香心目中被贴上的“变态”标签!

    她才十三岁啊!十三岁好不好?虽然这壳子里装着的脑子已经成年了,但是……

    是谁说在大夏女儿家十四岁就能出嫁的?这也太残忍了吧?

    半月之后,乡试的阅卷结束即将放榜。

    苏仲暄皱着眉头来到父亲的书房。

    “爹,孩儿有事要与爹说。”

    苏大人放下手中的卷宗,皱起了眉头。对这个儿子的脾性,他是十分了解的。不是大事,他不会入父亲的书房。

    “何事?”

    “爹可曾看了此番乡试入围的名单?”

    “看了。等到名单奏请皇上示阅之后就会公告天下。”

    “爹,孩儿此番巡监,发现各地不少考官有收受贿赂之举,虽已一一奏报圣上,但就算要严处也为之过晚,也会有损朝廷的威信。只是……此番孩儿见了名单之后,心中实在压抑,不得不说。孩儿觉得,不仅仅是监考有问题,只怕阅卷也有问题。皇上本以为只要能让考生公平地完成乡试,可完成了乡试倘若阅卷官也心有偏颇,真正的人才也是到不了御前的。”

    苏大人眯起眼睛,叹了口气道:“乡试本就不如会试、殿试严谨。皇上命你为乡试的巡监,圣意显而易见,那就是要从最根本的地方抓起。朝中各党派为了确保他们的人在会试殿试中也能保住位置,干脆就在乡试将那些有才学会威胁到他们的考生剔除出去了。”

    “名单已经到皇上那里三天了,却仍旧没有批示……只怕皇上也在等着有谁能够……”

    “仲暄,这事必须要有凭据,而且作为凭据的试卷必得出类拔萃,否则皇上无法以此事向朝中各党派发难。而且,此事也不得我苏家来做。大理寺掌管的毕竟是刑律,若是将手伸到别人那里,非但成不了事,还会落人话柄。若有凭据,也得送到米丞相那里,由米丞相上报皇上。而且落榜的考生成千上万,你要找到一份能让人不得不说好的试卷,谈何容易?”

    “父亲,孩儿心中已经有了人选。我们只需请米丞相,调出此人的试卷呈送皇上面前,即可。”

    “你确定?你可曾亲眼见过此人的试卷?”

    “儿子见过他的策论,虽然只是一小段。文思捷敏,字字珠玑。论的是商贾之道。以他的能力,孩儿怎么都想不透如何连乡试都没过。”

    “将此人名字写下,还有他在哪个考院参加的乡试,送去了哪个阅卷官那里,让米相亲自调他的卷子!”

    翌日早朝,文武百官齐聚,本以为今日皇上将示下公布乡试入围名单,却未想到,皇上却命人在殿上大声朗诵了一片策论。

    这篇策论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却文笔流畅。阐述的道理清晰明了却又深刻无比,引用前朝重农轻商引起的弊端,延伸至当朝。

    若是用李晓香的话说呢,就是商业发展好了,能够促进农业发展,能让农民富裕起来,还能创造就业岗位,互通各个州郡有无,充裕国库。最重要就是国家要出台适宜的政策来引导,既保证其发展,又能限制其利益驱使性的弊端。读书人总认为商者,乃唯利是图投机取巧之辈。但事实上,商亦有商道,若当真是唯利是图之辈是不可能成为巨富商贾甚至名满天下的。当今的楚氏银楼与有船王之称的陆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皇上问满朝文武道:“觉得此篇策论如何啊?”

    这篇策论的文笔老道犀利,有条不紊,且言辞之间胸怀大志,众朝臣以为是皇上想要发展商道,于是命某个文豪拟出了这篇策文,于是各个都称好。

    没想到皇上却勃然大怒,“好?满朝文武都觉得好的文章,竟然在区区乡试落了榜!朕倒想要知道,阅卷官的眼睛是瞎了吗?还是胡乱阅卷!将珍珠瑰宝弃之于沟渠!难怪朕觉得怎么近几届殿试的策论除了文笔华丽之外,所说的不是空话就是狗屁不通!”

    大臣们傻了,那样的论调和见识,竟然只是一篇乡试考生的策论?

    闹了半天,这就是皇上设下的陷阱啊,等着他们往里面钻呢!

    果真,皇上下令将所有乡试考卷重新阅卷,下令大理寺、刑部、都察院监督,重新甄选阅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