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

作者:烽火戏诸侯

    恍若隔世的老道人站在那里,自言自语,不知道在碎碎念叨些什么。

    突然,他一脚踢掉那条长凳,哈哈大笑道:“做个屁的道士!今儿起,我就是徽山客卿了!头等的!”

    显而易见,即便老人打算继续摆摊解签,也不会有谁还有兴趣求签了。

    老道士耳畔蓦然响起一个略带打趣意味的嗓音,“老仙长,这可是在满山道士的武当,你这么说话可不妥当。”

    正是满腹豪气时候的老道士皱着眉头转头望去,看到一位他觉得勉勉强强能称为玉树临风的年轻公子哥,老道士冷哼一声,“说了又如何?贫道可是徽山头等客卿!就算陈老神仙和俞老真人这两位,贫道若是现在遇上了他们,想必也能讨杯茶喝!”

    年轻人伸出大拇指,赞叹道:“了不得!”

    年轻人身边的妇人气笑道:“老吴,刚才正是这位公子帮你说话,你猪油蒙心了吧?!”

    老道士愕然,立马转变脸色,笑逐颜开道:“是贫道失礼了,公子莫要怪罪。”

    老道士大踏步走向妇人的摊子,道袍大袖晃荡得厉害,颇有龙骧虎步的风采,“韩妹子,来来来,帮老哥还有这位公子来两张武当春烧饼,记得把饼摊大些,老哥不缺那银子,何况咱也从不是小气人!”

    妇人自顾自摇头,有些无奈。

    她手脚伶俐,且熟能生巧,很快就分别递给两人一张分量十足的武当春烧饼,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接过春烧饼的时候,老道人想要顺手摸一把妇人的手,后者更快一步抽回手,没让这个老不修得逞。

    老道人咬下一大口春烧饼,笑眯眯道:“韩妹子,还做这苦累活计干啥,起早摸黑的,也赚不到几个银子,要不然陪着老哥我去那徽山如何?”

    妇人白眼道:“去那中原作甚?”

    老道人嘿嘿笑道:“老哥我的心思,妹子你还不清楚吗?”

    妇人先是一愣,然后恼羞成怒道:“滚!”

    老道人不死心道:“妹子,你男人不是很早就在凉州关外那边没了嘛,这么多年后改嫁又咋了,你们一家子孤儿寡母的,多可怜,有个靠得住的男人照顾才是好事啊。再说了,你之前不也让老哥解过签吗?”

    已是怒极的妇人脸色苍白,上前几步,扯过老道人手中的春烧饼,摔在地上,“滚!我卖给谁春烧饼,也不卖给你这种恶心人!给再多银子,我都嫌脏!”

    老道士倒也不生气,只是遗憾道:“唉,韩妹子,你是好女人,可惜就是没享福的命。罢了罢了,就当咱们有缘无分。”

    妇人不再理睬这个为老不尊的家伙。

    老道士自顾自唏嘘一番,转头对那位年轻人笑道:“得嘞,贫道只好自个儿去中原享福喽。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公子,以后若是去徽山游玩,报上贫道的名号即可。”

    年轻人笑道:“好的。”

    老道人潇洒离去。

    年轻人问道:“老道长,连摊子也不要啦?”

    老道士没有转身,挥挥手,貌似豁达道:“要那么些不值钱的物件做什么,跌份儿!你要喜欢就归你了!”

    等到老道士走出很远,妇人对年轻人轻声道:“连姓什么叫什么都没有与公子知会一声,还报他的名号呢,见过脸皮厚的,真没见过这么厚的!幸好我听说这个老家伙是河州那边的人,否则真是丢了咱们北凉的脸。”

    徐凤年笑问道:“听口音,大嫂是咱们北凉陵州人?”

    妇人眼神古怪,半响才冒出一句,“公子问这个做什么?”

    正在吞咽武当春烧饼的徐凤年差点给噎到。

    妇人掩嘴笑道:“瞧把你吓的,嫂子逗你呢。”

    徐凤年委实哭笑不得,一边咬着春烧饼一边走向隔壁摊子,扶起长凳,转头微笑道:“大嫂,请我吃春烧饼的家伙跑路了,要不然我替你解一签,就当饼钱了?”

    经过那名气势吓人的女子一折腾,害得妇人的摊子生意都冷冷清清了,她坐在长凳上伸手轻轻捶打腰肢,看着那个笑脸温和的年轻公子哥,怀疑道:“你会解签?”

    徐凤年点头道:“老本行了!”

    妇人摇头笑道:“公子你啊,可没那个老家伙能骗人,大嫂哪里会上这个当,放心,饼钱就算了,大嫂请你。”

    徐凤年好奇问道:“大嫂,怎么从陵州跑来这武当山摆摊子了?”

    妇人平声静气道:“我娘家是这边啊,前些时候来山上烧香祈福,见到这里的光景后,琢磨着自己刚好会这些手艺,闲着也是闲着,就觉得摆个摊子能多赚些。”

    徐凤年笑问道:“我猜大嫂家的孩子都在蒙馆学塾读书了吧?也对,咱们北凉这边,书籍贵着呢,最吃钱。”

    妇人又不说话了,直愣愣瞧着徐凤年。

    有些憋屈的徐凤年无奈道:“大嫂,我真不是吴老头那种人!”

    妇人忍俊不禁道:“真是经不起逗,可不像咱们北凉的爷们。”

    徐凤年佯怒道:“大嫂别骂人啊。”

    妇人摆了摆手,端了一根小板凳和一碗定神汤,坐在徐凤年对面,笑道:“饼是送你的,这碗定神汤,就算是解签钱了。大嫂不识字,可不许骗我。”

    徐凤年吃完春烧饼,俯身拿过定神汤喝了一大口,“哪能啊。”

    妇人双手捧起竹筒,眼神虔诚。

    徐凤年正襟危坐,微笑不语。

    落签在桌后,她以双手拇指食指拎住首尾,大概是既然不识字,就不用多此一举去细看什么了。

    她亦是用双手递给徐凤年。

    那份无言的沉重庄严,好像在交付性命。

    从来与青史无缘的老百姓,总归是相信头顶三尺有神明的,会事死如生,才愿意相信来世福报,才会不辞辛苦地登高烧香祈禳。

    徐凤年结果竹签,看过签文后,嘴角翘起,柔声道:“‘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第七十二签,上签。”

    妇人不识字,签文内容则大致听得明白,至于上签二字,更是简明扼要,毋庸置疑。

    她释然而笑。

    徐凤年收回竹签放入竹筒,喝了口定神汤,笑道:“大嫂是好人有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