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师

作者:梦枕貘



    知音难求,解此风流者就是我呀!他多么想走到蝉丸法师跟前。可是,如果冒失地站出来,暗中潜入庭院的事就不打自招了。

    这该如何是好呢?权衡再三后,这个平安朝的俊客雅士,冲动难抑,心潮难平,他眼噙热泪,站起身来。

    “法师,有王城中名博雅者在此聆听多时!”这位纯真可爱、极为敏感的汉子,当时肯定脸颊通红,呼吸急促,仿佛未涉世故的少年般吐露衷曲。

    感觉就好像是从朱雀门上跳下来似的。

    你所说的知音,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博雅这样说。

    “如此雅言者,是何方高士?”蝉丸一问,博雅便讲述了此前的经过。

    “如此说来,您光临小庵已达三年之久啦。”“所幸的是,今夜良辰,得以闻赏《流泉》、《啄木》,喜悦之情,莫过于此。”“博雅大人,请上坐!”就这样,博雅跟蝉丸正坐于蒲团上,在朦胧的月色中,开怀畅叙,推心置腹。

    当博雅问及《流泉》与《啄木》的技法时:“已故的式部卿宫大人,这一段是这样弹奏的——”蝉丸精心地弹奏着一段段曲子。简直是如梦幻一般神奇的时光。

    古代故事中说,博雅靠口传学习秘曲,回家时已是破晓时分。

    还有一段趣事,也是流传自古书《今昔物语集》的佳话。

    是在村上天皇时期,有一把名为“玄象”的琵琶,是自大唐传来的琵琶名品,更是自古以来在皇家代代相传的宝物。

    有一天,这把玄象琵琶突然不见了。

    村上天皇不由得仰天长叹:“如此珍贵的传世之宝,想不到在我这一代竟丢失了!”从此忧心如焚,卧床不起。

    宫里议论纷纷。

    “到底是谁偷走了呢?”“偷是偷了,可玄象一看便知是琵琶之宝,是不可能久藏不露的。”“圣上所担心的,是怕盗宝者把它损坏了。”也有人这样猜测。

    在为玄象的失窃痛心的人中,就有源博雅。

    有一天晚上,博雅在清凉殿内值宿。

    其他人都静静地睡下了,只有博雅一人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整个心思挂念的,是玄象,曾经亲手弹过一次的玄象。

    “这种琵琶中的极品,难道会从世间消失吗?”他在心中反复思量,叹息不已。

    蓦地,隐约听到细微的琵琶声,不知何处传来。

    难道是幻听吗?他心生诧异,侧耳倾听,传到耳鼓的确实是琵琶声。

    而且音色听来相当熟悉。

    这不是玄象吗?他静下心来,仔细分辨聆听,正是玄象的音色。博雅是不会听偏听错的。

    博雅颇感惊奇,便披上一袭宽长袍,穿上木屐,带上一个小童,来到皇宫外面。

    在漆黑的夜色中侧耳辨听,琵琶的声音确实还能听到。似乎是从南方传过来的。

    博雅从近卫府的侍卫房出门,循着声音前行,那声音听上去像是从朱雀门那边飘过来的。

    可是,往南走到朱雀门一看,玄象之音是从更南的地方传来的。

    “是谁大胆盗走玄象,登上物见楼,在那里偷偷地弹奏玄象呢?”一面想着。一面来到物见楼再仔细听,发现声音还是从更南方飘过来的。

    就这样,不断往南寻访,最后竟来到罗城门。

    罗城门耸立在一片荒凄晦暗的夜色中。

    站在罗城门门楼下抬头看,玄象之音是从城楼顶层飘来的。

    小童一直劝博雅回去,到了这里,已经不敢再多说一句话了。

    此刻,博雅全然忘记了小童的存在,侧耳聆听着玄象的倾诉。

    这是何等美妙的音色呀!琴音袅袅娜娜,如烟如丝,溶在黑暗里,绕过荒凉衰败的罗城门的城楼,御风而去。真是凄美得令人屏息的音色啊!玄象琵琶的良质固然重要,弹奏者的技艺也绝非泛泛。是什么样的琵琶高手在炫奇斗巧?仿佛并非此世中人在弹奏着。

    此非世人所弹拔。定有鬼怪巧弄之。

    细听琵琶的声音,一曲才终,另一曲又马上开始……博雅听着出神入化的曲子。

    过了一阵子,琵琶声终于停了下来。

    “喂——”博雅从城门下朝上面喊道,“请问门楼上弹琵琶的是哪一位呀?”可是没有回答。

    博雅的头上,惟有浓浓的夜暗重重铺漫开来。

    “那声音实为宫中失窃的琵琶名品玄象。圣上不胜悲恸,已卧病在床。不知您能否把玄象琵琶还回来?‘’博雅开门见山地说。

    一阵短暂的沉默后,门楼上垂下一根绳子,把琵琶系了下来。

    博雅取下来一看,正是琵琶玄象。

    那之后,再怎么询问,门楼上也只有无声的静默。

    经历一番周折,博雅终于取回玄象,把事情经过禀告天皇。

    村上天皇十分高兴。

    “原来是鬼怪把它盗走了。”实在是惊叹不已。

    此玄象如同有生命者。技巧差者弹之,怒而不鸣,若蒙尘垢,久未弹奏,亦怒而不鸣。其胆色如是。某次遇火灾,人不及取出,玄象竟自出于庭院之中。此等奇事,不胜枚举。众说纷纭,相传至今。

    关于玄象琵琶,《今昔物语集》还保留着上述记载。

    二根据《续教训抄》记述,式部卿宫曾对源博雅怀有恶意。

    这种恶意,大概就是恨,怨恨。

    传说式部卿宫这位与博雅有着血缘关系的亲王,曾对博雅恨之入骨。至于到底是什么样的怨恨,《续教训抄》没有记载。

    式部卿宫曾下令“勇徒等数十人”刺杀博雅。由此看来,应该不是一般的怨结了。

    一个夜晚,受式部卿宫指使的勇徒们,潜入博雅家中打算袭击他。令人吃惊的是,博雅竟然对此一无所知,毫无觉察。

    不管怎么讲,如果仇恨到了欲置对方于死地的地步。

    作为受袭的一方,心里多少应有所察觉才是常理。可是从博雅当晚的情形来看,根本找不出他对式部卿宫的仇恨有一丝提防的痕迹。

    欲刺杀博雅的男子们,夜阑更深时潜入博雅家里。此时,博雅还没有就寝,寝室西边还敞开着一扇格子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