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家谈《人民的名义》
2017-04-22 阅读 : 次
自2017年1月至4月,从《人民的名义》原着问世,到“变身”话剧,再登电视荧屏,这部以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正面观照国家现实政治生活的艺术精品,也由此成为2017上半年度最受读者关注和欢迎的现象级作品。截至4月18日,长篇小说《人民的名义》先后七印,以10天突破100万册的速度,累计发行达138.3万册。收获亚马逊电子书全品类销售排名第一、微信读书热度榜第一名、网易云点击次数破两亿等佳绩。
“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对于我们这个把“人民”二字铭刻于心的政党来说,反腐败永远没有剧终.腐败永远在路上。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要真正实现“不能腐”和“不想腐”,还要依靠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继续推进。“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对于我们这个把“人民”二字铭刻于心的政党来说,反腐败永远没有剧终。以人民的名义,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
——人民日报评论员张 凡
“《人民的名义》真的是一个春天的故事,春天的传奇。辛弃疾有词云,‘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种种耀眼的珠光宝气之后,我们的文学应该是在喧嚣之外蓦然回首的那人。”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
“为什么文艺作品能够引起如此大的社会反响?习总书记曾在讲话中重提“典型人物”的概念,这部作品就体现了总书记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效力。文艺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树立化身为文化符号,这是现实人物无法实现的感染力和传播力。在网络上,“侯亮平”就是正义和法律的化身,“高育良”代表的是政法人物,知识分子和野心家的结合。这些深入人心的文化符号,是多少新闻报道都代替不了的。“
——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胡平
“就这个作品而言,它再次体现出了周梅森现实主义创作的内力和魅力,是他特殊的政治情怀的集中凝聚。与常见的政治小说不同的是,他直面政治生态的同时在塑造人物,审视每个人物的人性和精神世界,特别有透视力。
从书名来看,我认为周梅森提出了一个巨大的质疑——一定要对‘天然代表论’保持警惕,不是说你是官就天然地代表人民。没有天然一说,必须从你的言行去判断。从这一点上讲是有深意的,有大胆的,是有批判性的。”
——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
“《人民的名义》所引出的问题是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长期以来,文学界的观念是,作家远离了政治才能写好作品。其实是作家的政治情怀决定了自己的文学选择,有些人似乎是在谈与政治无关的话题,其实也是另一种政治情怀。而周梅森则是正面出击。他用事实证明,正面出击也能够写出好作品。这是一部中国当代政治生态的‘白皮书’。”
——著名文学评论家、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
“官场小说和政治小说究竟有什么区别?官场小说是炫耀式的,对腐败、斗争、尔虞我诈的呈现是猎奇视角,而政治小说是对政治生态的认知和思考。面对社会问题,文学不应该是政治的侍女,而要独立于政治去审视、干预。作家的创作必须要有沉淀消化的过程,不能强迫表态。
小说中另一个人物“高育良”也非常典型,他是身兼官员和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近年来这个问题很突出,很多知识分子不再能够承担知识分子的功能,高等教育也在宣扬自己培养了多少官员,这个方向是有一定问题的。周梅森的作品敲响了一记警钟。”
——著名文学评论家解玺璋
文学有很多作用,但它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作为构成历史的文本。虽然历史本身不是文本,但这是人们接近和认识历史最主要的方式。历史有大逻辑,也有小逻辑。面对大的历史走向、大的社会现实,如果不能准确、丰富地表现出来,文学写作仍然是缺席和失言的。当前政治生活发生丰富转型之时,普通人只能通过新闻来了解。因此更希望能通过文学生动、细节,让人们容易相信、带入,彰显出文学感染人的力量。
——著名文学评论家、《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
“我当了四十多年文学编辑,在自己编辑生涯的第40年遇到《人民的名义》,非常幸运。周老师曾说,‘章德宁是我一生的朋友,她组了我一辈子的稿,我欠她一本书。’很感动,也谢谢周老师的信任。这部书为什么能成为社会话题?因为它的确说出了人民的心声,表现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各个阶层都能找到和作品的契合点。在我们国家,政治生态是不可能逃避的问题,能够如实地、智慧地表现,是作家的责任,也是担当和良知。”
——《人民的名义》责任编辑章德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节点上,我始终都是一个在场者。一个伟大的时代,需要有一部分作家站在社会的前面。如果文学总是站在圈子外面,那它会与人民越来越远。起码我不愿意做这样的作家。我希望可以记录一个伟大民族的艰难崛起的过程,我想讲述一个大中国的故事。”
——《人民的名义》作者周梅森